【選戰零時差】從郭台銘的幕僚走到幕前,高虹安如何複製柯文哲素人模式?

今年選舉的最熱關鍵字,莫過於「論文」,這兩字不僅燒到新竹市長選戰,讓前新竹市長林智堅因論文風波落馬,持續在民調維持領先的高虹安,日前也被爆論文涉抄襲,甚至發展出「學歷歧視」的案外案,藍綠白三方激烈叫陣,為這場激烈戰況再激起許多漣漪。

「美麗島電子報」9月22日公布民調,論文風暴後,高虹安仍以近三成的支持度維持領先,尤其集中在20歲至39歲區間的選民,高虹安仍領先另兩人一段距離,似乎挺過第一階段。從高虹安的人設來看,其主力支持族群,為高學歷、年輕人兩大族群,這些人主要是在竹科工作的工程師,這股位於新竹東區的新勢力,正是第三勢力能否翻轉傳統政治板塊的關鍵選民。

「我沒有柯文哲那麼偉大」,這次代表民眾黨角逐新竹市長的立委高虹安,年輕、漂亮,有爆發力,自投入選舉以來,民調就一馬當先,被外界視為最有望重演2018年,台北市長柯文哲「推倒藍綠高牆」的第三勢力候選人,也是目前民眾黨中,最有戰力的一位猛將,但被問及未來能不能扛起這面旗幟,她則自謙表示。

高虹安補充,柯文哲以無黨籍的身份選上台北市長,是「非常特別的現象」,如果她這次能在新竹市突圍,代表了新竹市民的公民意識覺醒,跳脫政黨的框架,擺脫藍綠給予的意識形態、情感訴求,回到候選人本身去思考,那這是一件很偉大的事情。

而這個偉大,不是她贏了選舉的偉大,而是這一個現象本身,就是民主政治中非常進步的里程碑。

出身自產業界的高虹安,從政前為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的幕僚,當初會棄商從政,其實也是誤打誤撞。高虹安回憶,2020年的總統選舉,郭台銘有意角逐,因此由她負責AI、人工智慧教育、台灣智慧島等政策論述,因緣際會上了政論節目後,讓她由原本的幕僚角色,走上台前,並獲得加入民眾黨擔任立委的機會。

高虹安前陣子爆涉抄襲論文時,開記者會為自己澄清。取自高虹安臉書
高虹安前陣子爆涉抄襲論文時,開記者會為自己澄清。取自高虹安臉書

畢業自郭台銘學校 回憶過往句句不脫嚴厲兩字

從「郭台銘學校」畢業的高虹安,提及跟在郭台銘身邊的日子,句句不脫「嚴厲」兩字,甚至連拎包這麼簡單的工作,也要隨時注意包包要放哪裡、老闆的習性等細節,讓老闆能最快速、最方便的完成事情,「一開始可以說,真的是震撼教育」。也因為這樣的訓練,讓她觀察事情時,會更加注意大家常常忽略的細節。

而從政以後,最讓高虹安有感的是,以往在產業界,任何事情往往會有一個標準答案,但公共議題到底要站在哪一邊才是正確的一邊,「根本就沒有一個完全正確的答案」,也不是每個公共議題都一定要有一個標準答案。

例如,某個議題有20%的人支持,80%的人認為錯誤,那這到底是對還是錯?儘管多數反對,但站在少數人的立場,「他就覺得這是對的,是他的理念,」高虹安說,這個心態的轉變,就是從產業界跨行入政治後,必須要去習慣,這個世界沒有一個人說出來的話,能獲得所有人的掌聲,甚至有可能因為政黨的關係,有一半人都是反對你的。

尤其像民眾黨這種剛創的新興政黨,首次插旗新竹就想挑戰市長寶座,政黨之間的角力,更讓高虹安的選戰打得並不輕鬆。

高虹安指出,不論是國民黨或民進黨,都是傳統且很有歷史的政黨,因此在地方上,就會有比較完整的民代體系、組織架構,「我說真的,一個完全素的人,你還真不知道要去哪裡跑活動」,站路口最簡單,但效果有限;想參加協會或宮廟活動,那也得有門路進去,組織上的不足,確實是民眾黨的弱勢。

不過,觀察歷年的新竹市選舉,並非是藍是綠就一定可以吃香喝辣。2020年新竹市立委選戰,時代力量候選人高鈺婷在許多選區的選票,都拿下第一,這代表新竹市對於新力量、新人,願意給更多的機會。「我覺得這是在新竹市比較特別的地方,」高虹安說。

高虹安在路口與選民互動。取自高虹安臉書
高虹安在路口與選民互動。取自高虹安臉書


她觀察,目前新竹市面臨的最大問題,在於過去的都市計畫,未能因應將來爆量的人口湧入,導致各項資源稀缺不足,其中教育問題最大,例如學區爆量,小朋友沒辦法就近入學;或是車流量過大,小孩在前往托幼、托嬰的途中,往往就要在路上塞老半天。

這讓原本讀師大、立志為人師表的高虹安,提出的政見都以教育為主。例如她推出安心交通車,要讓小朋友的求學路上,不再讓父母提心吊膽;檢討學區劃分、活化閒置校地,以增加就近入學的機會。

國際科技都 新竹具備良好條件

高虹安以自己在國外留學、生活過的經驗,強調新竹市有良好的條件成為「國際科技都」,她說,過去在美國時,雖然一般民眾大多沒聽過台灣,甚至會將台灣認成一種Taifood(泰國菜),但台灣兩字在科技產業的名號卻相當響亮,美國科技業所有人,不只認得新竹,甚至也知道台南。

高虹安說,她來到新竹市生活迄今一年多,或許不符合某些人口中的「新竹人定義」,但這些過去在海外的經驗,了解科技、產業,也具國際觀的她,反而更能清楚了解,新竹距離「國際科技都」還缺了哪些東西,也更能實現這樣的願景。另外,她也不把自己從政經歷不足視為弱點,反而認為這讓她更沒有包袱,就她跑行程的經驗來看,民眾普遍更相信工程師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毅力。

高虹安從產業觀點為新竹市把脈,直指進來極端氣候因素,未來發生大旱缺水的機率激增,新竹市要維持自身的競爭力,必須開始佈局解決這項問題。這其中,再生水的發展很重要,但新竹市的地下污水道普及率成績不及格,全國平均已來到40%,新竹仍在低檔的19.8%,「連20%都不到」,這讓新竹市後續的污水處理、再生水的運用都受到很大限制,要維持競爭力,必須先將這塊基礎設施做好。

高虹安認為,新竹具備良好條件成為國際科技都。蘇義傑攝
高虹安認為,新竹具備良好條件成為國際科技都。蘇義傑攝


另外,為了讓人才留在新竹市,緩解半導體產業持續延燒的缺人窘境,她認為新竹市要以「如何讓人願意留下來」思考,不論是提升城市的外語友善環境,延攬國際人才,還是增加產學合作的媒合,化解學用落差,必須透過多方手段讓新竹市宜居,讓更多的人願意留在新竹。

這次選戰中,高虹安並不訴求什麼價值,她坦言,「確實不太會呼口號」,但比起呼口號來說,願意直面問題,解決問題,可能比呼什麼口號來的重要,「比如說,林耕仁新竹人,so?到底什麼樣才叫新竹人?住多久才叫新竹人?還是新竹光榮我帶頭,其實也聽不出來什麼東西,但它就是一個slogan catchy。」

原本想當老師,後來進入產業界,之後又誤打誤撞進入政界的高虹安,在訪談過程中喜怒不形於色,平平淡淡講究務實,這次選戰,她開頭佔了灘頭堡,但能否持續領先笑到最後?片刻大意不得,畢竟選情的變換一向是白雲蒼狗。

不過年輕人與高學歷族群的政黨忠誠度不高,日漸激烈的選戰,讓論文案尚有發酵的空間,能否複製「柯文哲模式」翻轉新竹,妥善處理好論文爭議,將是高虹安要面對的選戰試金石。

加入遠見雜誌LINE好友,接收更多好文章!

看更多遠見雜誌文章:
為何辛辛那提大學證明高虹安論文無抄襲?學者:這點與林智堅不同
郭台銘支持「資安即國安」!今現身高虹安資安策進會成立大會
2022 縣市首長選舉女力報到!最被網友討論的十大人選,誰聲量拿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