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戰零時差】汐止伯爵山莊拚里長,郭書成圖什麼?

或許你沒聽過汐止湖興里,但這就是知名的汐止伯爵山莊所在地,可說是新北早期豪宅區。28歲的郭書成是當地人,在家人搬離後卻選擇回來租屋居住,在這擔任里長即將滿4年,不只繼續參選,更跟「實現會社」合作,推出一系列活動,讓他當里長卻更像「里長培訓中心」,為的是什麼?

「有很多理想的高位者,都大喊民主價值,但人民的對這東西的理解並沒有改變。往往上面換人,但最終台灣民主其實都呈現差不多。」對郭書成來說,參選基層的里長,是他對台灣民主仍不成熟,現階段所給出最好的解答。

這也讓湖興里里長辦公室,有別於常見的大木桌、泡茶組、大電視的長輩聚會處,踏入郭書成位於地下一樓的里辦公室—─這也是他的租屋處,書架上、桌上散落的各種政治理論書籍,都可以看出郭書成醉心於政治理論跟實踐的熱血。

但對政治有理想,為什麼會選擇「里長」這一職位?對改變社會有抱負,真的有需要花這麼多心血重視與投入「里長」這個服務範圍只及於一個社區的工作嗎?

「台灣民主碰到瓶頸,政黨跟第三勢力都在嘗試突破,可是都碰到困境。尤其我覺得民主要從下而上,台灣民眾拿到民主權力才30年,真的會使用民主嗎?我很懷疑。」對郭書成來說,2018年首次參選里長,便深刻感受到政治不只大家是紙上、網路上說說,更是許多生活上切實相關的大小事堆積而成。

郭書成認為自己從基層實踐、投入才能實現民主。實現會社提供
郭書成認為自己從基層實踐、投入才能實現民主。實現會社提供


與其站在外面看著罵,不如自己下來動手做

湖興里是郭書成的家鄉,家人早已搬離,但他卻選擇租屋繼續住在這,就是為了他心中那塊要實踐的理想,也為了自己從小生長的地方努力,而不是選擇當躲在鍵盤後批評,卻一事無成的鄉民。

「台灣民主碰到瓶頸,政黨跟第三勢力都在嘗試突破,可是都碰到困境。尤其我覺得民主要從下而上,台灣民眾拿到民主權力才30年,真的會使用民主嗎?我很懷疑。」很多人對於「民主」,就覺得是「投票」,所以選前大喊民主,到處與人各種討論、批評,但選後就不聞不問,甚至對於當選人到底有沒有做到、做好,漠不關心。

郭書成來說,參選基層的里長,是他對台灣民主仍不成熟,現階段所給出最好的解答。

郭書成說,民主的練習,可以從里開始練習。因為里的事務,跟每個人的生活太相關了。那不是政論節目上,聽名嘴互嘴台北水門關不關,而是自己每天出門走到人行道上,有沒有公車可以搭的不便,「這種切身日常,才是讓人真心投入、討論。」而這些討論與參與,正是讓所有人更理解「什麼才是真正的『使用民主』」關鍵練習。

從里民群組,找出大家一起理性討論公共事務的可能

所以除了尋常里長會做的事情,譬如改建公園、爭取公車路線到社區外,郭書成認為自己在「教大家使用民主」上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他創立的社區LINE群組。因為創造良好的公共事務討論氣氛,就是「參與式民主」最落地的實踐,也是讓所有理民真正關心、參與地方事務的方法。

其實前任里長任內,就有創設過類似的里民群組,但當時只要碰到意見不合的里民,前里長就把對方踢掉,久而久之成為一個單向發聲筒,喪失討論的活力。

郭書成上任後,他新創立的群組,便特別重視如何維持「良好的討論氣氛」。但所謂的良好,並不是「大家客客氣氣、不衝突」,而是「願意說出意見、彼此討論想法、凝聚共識」。

郭書成設立社區LINE群組,希望能實踐「參與式民主」。黃菁慧攝
郭書成設立社區LINE群組,希望能實踐「參與式民主」。黃菁慧攝

但光是這第一步,郭書成感嘆「很難」。因為許多民眾會把政治人物的道德標準拉很高,認為政治人物就是「服務選民」,所以不能跟民眾吵架。「但里長只是我的一個工作身分,我跟選民平等,我的權力沒有比較大。那跟他們討論事情,是不是就跟大學同學討論一樣?」

但他很快就碰到挫折,很多酸民非常具針對性,「很討厭你的、很多就是為罵而罵的,但我覺得個人不爽事小,比較大的傷害是造成公共討論的無效化。」郭書成說,解決方法就是需要讓更多人出來發言,稀釋那些不好的言論,引導討論走回有效的討論,去忽視沒有意義的叫罵。

民主就是民眾參與公共事務,不是萬事都希望「官」幫忙解決

郭書成說,這其實凸顯了一部分民眾對民主觀念的陌生,仍把里長這樣的公職當作「官」,而官可以決定百姓的事,百姓有事、官就要幫忙解決,而非自己想辦法、提意見,遑論監督了。

郭書成認為,若是選民認為自己只是百姓,碰到官只想「攔轎喊冤」,那就不是現代民主社會的公民了,「哪裡還是民主?」

當然,要引導這樣的民主練習,過程中,郭書成也學習刻意壓抑自己。

例如當有人在群組中發問,郭書成得克制自己跳出來回答的慾望。「要讓大家討論,儘管我有很好的處理方式,但我不能直接跟大家說解答。有時候,有些事情其實也做不到,我會很坦白說,但就會被罵爆,但這個坦承做不到很重要。」

他承認這就像是一場實驗,但四年下來,迄今有開始出現一些成果。

例如社區中有一棵樹需要砍掉,但住在旁邊的住戶抱持「愛樹」的心,提出不希望樹被砍掉。群組中,就有植物相關產業的人出面解答,這棵樹會傷害到建築結構,所以必須移除;但因為樹種關係,移植也很難活,因此「砍掉」是最好的解法。

像這種牽涉不同專業領域的資訊,郭書成也不曉得,但當群組中大家願意主動出面回答,讓所有人理解為什麼需要砍樹。

「不管最終是否真的會砍樹,但在大家理解的過程,可以讓這件事情產生更多意義。」郭書成說,以前可能是政府決定一切,公共事務說要怎麼做就怎麼做;但現在是民眾理解、所以願意支持,「這樣討論公務事務,才具備有意義。」

更重要的,當建立起這樣能夠有意義討論的網路社群,里民們就會自己持續進步,創造更多的有效討論和公共事務參與。

10月中,伯爵山莊因豪雨致災,郭書成也到場協助。黃菁慧攝
10月中,伯爵山莊因豪雨致災,郭書成也到場協助。黃菁慧攝

參與實現會社共推獨立村里長繁星計畫,公開透明讓大家熟悉政治

這也是為什麼,他在今年選擇和實現會社合作,推出許多村里長相關的計畫:村里長使用手冊、獨立村里長學院、獨立村里長繁星計畫,共同推薦10位村里長候選人給選民。就是希望讓「民主實踐」的種子,可以更深入擴散出去。

其中,他們要求受推薦的候選人必須要開設政治獻金帳戶。

根據實現會社統計,根據監察院至2022年8月31日止的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專戶許可統計顯示,全國今年登記參選1萬4060位的村里長候選人中,僅有216位(1.5%)村里長開設政治獻金專戶。

而這其中,獨立村里長繁星計畫就占了10位。

他們共同的理念,就是希望能夠公開透明,只要受到外界監督就沒有藏汙納垢的可能。

若單單看向今年度郭書成政治獻金的目標,是10位候選人當中最早達標的。

這或許意味著,在選民投票支持他之前,已經先具體用捐款行動表達支持,他的理念並不孤單。

至於今年底郭書成還有機會選上嗎?就看屆時當地里民的抉擇了。

更多精采報導,歡迎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加入遠見雜誌LINE好友,接收更多好文章!

看更多遠見雜誌文章:
老里長請注意 年輕新血參戰了
【選戰零時差】「最美里長」陳紫渝,站路口盯出1.9萬人氣
【選戰零時差】台北女子漂到花蓮做啥?竟想拚村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