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文三三三制 打開學子視野

中國時報【簡立欣╱台北報導】

12年國教國文課綱文白比例、選文吵不休,教改團體表示,改成「古典、華文現當代及世界應各占1/3」比較中性,否則朱自清、徐志摩都不知道要擺哪去;這一點我們應該以大陸為師,對岸教科書的翻譯文學占比都達1/3。

台灣文學學會理事長向陽4日投書媒體,重申文言文比例不應過高,並主張大幅調整為「古典文學、台灣現當代文學,以及世界文學應各占1/3」。

不過,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理事長段心儀說,應該是「古典、『華文』現當代及世界應各占1/3」,這樣講比較中性,否則魯迅、朱自清、徐志摩、梁實秋、胡適要算是哪種文學呢?

段心儀表示,台灣高中國文課本的世界文學比例確實不高,以她手邊某版本來說,高中6冊只有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蜘蛛之絲〉及奧地利作家佛朗茲•維費爾〈看不見的珍藏〉,增加世界文學是一個很好的方向。

段心儀說,台灣可以大陸為師,他們教科書的翻譯文學占到1/3,日俄作品尤其多;因為大陸不叫做「國文」課而稱為「語文」課,宗旨就跟我們不同。

不過,她也提到一個執行上的困難,國文教學時數已經砍半,從每周6小時變成3小時,華文現當代文學學生可以自學,古典文學只能靠老師講,因此建議世界文學最好放在選修單元。

值得一提的是,大陸的高中國文課教學結構和台灣完全不同。以大陸人民教育出版社前一個版本而言,高中國文必修部分有5冊,每冊12到16篇不等,5冊共68篇,聽起來好像比台灣還少,但這是在1.25年也就是高二上學期中間就要教完,後面3個多學期還有好幾個選修課程。

段心儀指出,台灣國文教材最大問題是閱讀量不足,高中每冊11到14篇,3年下來僅約80篇,這麼小一個餅卻要分給古文、台灣現當代、原住民文學、性別意識、海洋文學,還要標榜多元化,加入戲劇、世界文學,結果變得所有類別都只有一兩篇,三年裡可能只有一兩篇,聊備一格。

例如國中的世界文學,多年來都是〈麥帥為子祈禱文〉、馬丁路德.金恩〈我有一個夢〉等舊文。

相關新聞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