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民們 起風了
台灣選舉的結果,往往會受到選前特殊事件的影響。2016年總統選舉前,發生旅韓藝人周子瑜被迫必須在鏡頭前,為曾在節目中手拿國旗致歉,以免其所屬團體必須取消在大陸演出的事件。這引起台灣民眾諸多不滿,進而讓代表民進黨參選總統的蔡英文,大贏國民黨候選人300萬票,周子瑜事件肯定發揮了「起風了」的作用。
2019年蔡英文尋求連任,由於執政成績不佳,甚至受到黨內賴清德的初選挑戰。不過,因發生香港「反送中」事件,台灣民眾擔心「今日香港、明日台灣」上演,隔年蔡英文獲有總統直選以來的最高票,香港「反送中」恐亦具備「起風了」的功能。
至於2024年的總統選舉,賴清德雖然在各項民調支持度中穩居第一名,但是始終未突破4成,隨時可能因為出現特殊事件而被翻盤。畢竟各項民調顯示,有6成到6成5的民意贊成政黨輪替,藍白合破局,固然不利於支持政黨輪替的民眾集中選票,不過藍綠支持度在逐漸接近,藍白支持度差距在擴大,誰又能保證棄白保藍效應不會發生?
首先,北一女國文老師區桂芝不滿多篇經典古文從教材中消失,批評108課綱是一個「缺德」與「無恥」的課綱。影片流出後爆紅,短時間內有百萬的點閱率,迫使民進黨公職人員及親綠人士紛紛回應。若非現在政府官員發生許多不知「廉恥」的事,試問會有如此大的迴響嗎?這不就代表「起風了」嗎?
其次,2023年的代表字是「缺」,同樣也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重新喚起民眾對於缺疫苖,缺快篩,缺藥、缺蛋的記憶。第二到六名的代表字分別為蛋、詐、困、盪、亂,也代表民眾對生活不滿意,恐會強化政黨輪替的想法。更何況工商界擔憂的缺水、缺電,缺地、缺工、缺人才的五缺問題,始終未得到解決,更加深了「缺」代表字的影響程度,這恐是「起風了」的另一面!
最後,2016年及2020年選舉,抗中、反中議題都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然而隨著美國與大陸改善關係,美國忙於應付俄烏及以哈兩場戰爭,故要求台灣勿有意外舉動。此種外在情勢使抗中、反中牌,在選戰中的力道有限,恐是另一種「起風了」。究竟此等「起風了」的效應如何,2024年1月13日便見分曉!(作者為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