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助長仇亞情結 亞洲大黃蜂改名北部大黃蜂

全美昆蟲學學術研究團體「美國昆蟲學會」(Ento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ESA)宣布,為避免助長種族歧視及仇恨亞裔社群情結,「亞洲大黃蜂」(Asian giant hornet)將改名為「北部大黃蜂」(northern giant hornet)。

華盛頓州農業廳(Washington State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WSDA)昆蟲學家魯尼(Chris Looney)在更名提案中指出,又稱「殺人大黃蜂」的「亞洲大黃蜂」,名稱裡的「亞洲」一詞原本具有地理精準意涵,沒有任何輕蔑貶抑之意,但「亞洲大黃蜂」的稱呼仍可能造成社會大眾在無意間助長仇亞情結,因為這種大黃蜂的出現經常讓人害怕。

「美國昆蟲學會」2021年頒布新規,某些昆蟲名稱的地理用詞若對特定種族、族裔可能造成影射,導致民眾出現恐懼,應該改用可以受到廣泛接受的新名稱。

魯尼在更名提案中寫道:「以我親身經驗來說,就曾多次聽到類似『又一個來自中國的討厭東西』的論述,但實際上北美地區出現的大黃蜂,很可能源於日本或南韓。」

「美國昆蟲學會」主席潔西卡‧韋爾(Jessica Ware)在新聞稿中表示,通用名稱是昆蟲學家用來與社會大眾溝通的重要工具,說明昆蟲及昆蟲科學。

她新聞稿中指出,「北部大黃蜂」的名稱不但具備科學精準,也有簡單易懂的好處,「這個名稱避免製造恐懼或歧視」。

韋爾表示:「我不希望我的亞太裔同事、朋友及家人因為入侵物種或昆蟲而被冠上負面聯結,害他們因此受到不好的對待。」

2021年8月,華盛頓州發現大型蜂巢,內有大約1500隻殺人大黃蜂。華州農業廳人員獲報後已將蜂巢移除。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年賺7-12萬 中高所得家庭「通膨壓力最高」
消費減少…多芬肥皂、班傑利冰淇淋轉嫁成本 漲價11%
IMF警告:全球經濟恐很快到達衰退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