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措施何時教? 台灣家長提「這時間」比聯合國建議還早

國教行動聯盟今天公布一項調查顯示,台灣多數家長認為避孕措施應在國中教。
國教行動聯盟今天公布一項調查顯示,台灣多數家長認為避孕措施應在國中教。

台灣性教育學會、國教行動聯盟今年4月10日到5月12日間蒐集中小學家長1203份有效問卷,了解家長認為應該要在哪一個年齡層開始教導性教育內容,並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2018年公布的「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修正版本中的「全面性教育(CSE)」所建議的年齡比較,結果發現時間點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建議得早,但性愉悅、興奮等議題則需要延後。

台灣性教育學會、國教行動聯盟今天(14日)公布調查結果顯示,多數家長認為應該要在12到15歲的國中階段就要教導避孕措施,包含使用保險套和緊急避孕方法等,與CSE建議的高中15到18歲還來得早,另外關於性的價值觀,像是人權、社會文化議題也都比CSE還早,認為應該要在國小高年級和國中階段教導。

至於教導孩子認識生理上的愉悅和興奮,是人類自然感覺的建議時間點,CSE建議國小低年級就可以開始教導,國小高年級則是可以透過教導了解身體接觸方式,體會到愉悅的感受。不過台灣家長則認為,上述的討論應該要放到國中階段再來教學。台灣性教育學會名譽理事長晏涵文認為,關於CSE談到的性愉悅等等,是包含擁抱、觸碰、親吻等,但台灣家長可能會直接聯想到性行為,因此才希望可以延後教學。

國教盟常務理事張文昌認為性教育應該要跟在地連結,不能把國外的東西全部照單全收。也直言這次的調查是開啟對話的開始,也讓人看到更多本土需求。更認為台灣性教育其實比大多數國家都做得好,所以不必妄自菲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