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開食安油品風暴!營養師盤點採買油品5原則,金牌主廚隨時準備3瓶油,用油前先做1件事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


過去黑心油事件的影響,消費者人心惶惶,花生油沒花生、辣椒油沒辣椒,花錢買好油、純油,但卻買到混油、黑心油。大家都在問:「該怎麼挑選油品,才能保障健康?」

 

的確,身體需要膽固醇來運作,油脂是身體必須獲取的營養素,因此,千萬不要因為懼怕吃到黑心油品而因噎廢食,反而應該多花心思在烹調、外食或採買的技巧上,以及正確觀念的培養,才能吃出健康。

 

1.選購玻璃瓶小包裝

國泰醫院營養師張斯蘭表示,油品以玻璃瓶身最佳,因為玻璃是最好裝載油品的材質,只是消費者可能也會反應,走趟大賣場的確很難看到玻璃瓶身的油類商品,超過9成以上都以塑膠瓶身裝載,只好退而求其次的被迫做選擇。另外,不要因特價便宜就大量購買油品,通常大罐的油一定比較便宜,但小家庭常常一罐沙拉油用了3個月都用不完。因此,建議購買最小罐的料理油品,以確保油品的新鮮。

 

2.注意比例、成分標示

採購油品時,要注意瓶身上的比例、成分標示,每種產品都包含主成分和副成分等,通常排寫在愈前面的成分,所占含量愈多。除了基本的製造日期、廠家資訊外,混合油品當中,也能看出哪一種油占有最多的比例,例如最近引起社會譁然的棉籽油,其實也不用看到產品中含有棉籽油就緊張,只要經過精煉,去除其中棉酚成分的棉籽油,還是可以食用的。

 

 

 

3.應購買3種類油品

國際廚藝金牌名廚溫國智指出,油品都含有飽和脂肪、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和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只是比率不同。他家裡的廚房總是一堆瓶瓶罐罐,烹調用油也是各司其職,主要的「分工差別」就在於各種油品的「發煙點」。油脂加熱時剛起薄煙的溫度稱為發煙點,油脂加熱到發煙點時開始劣化,所以,發煙點通常作為油脂精製度與新鮮度的指標。

 

因此,料理最忌諱的就是一罐油打通關,煎煮炒炸都用同一種油,雖然方便,卻很不健康。不過,溫國智也說,一般家庭不太可能真的買一堆油品來囤積,因此,建議依照3大類烹調方式,準備3罐油品來烹調。

◎高溫煎煮、油炸食材:使用發煙點200℃以上的葡萄籽油。

◎低油溫的中火炒菜:可以採用芝麻、大豆或花生油。

◎涼拌的小菜:可用發煙點最低,大約170℃左右的葵花、橄欖油。

 

4.不要長期使用同一種產品

張斯蘭表示,不要長期吃同一家廠商出產的產品或同一種類的油品,簡單的說,就是將葵花油、芥花油、橄欖油、花生油等多種油類交錯使用。比方說,這個月是用葵花油調理,下個月就買花生油烹調,這是因除非具有精確的食品檢驗技術,否則一般人實在無法得知,每種油品在加工過程中殘留哪些物質,因此,只能藉由混合各種油類的使用,避免可能的殘留物質過量,危害身體健康。

 

溫國智也指出,採購油品時,要選擇多品牌、小包裝、多種油來使用。因為國內並沒有特別針對油品的法規規範,就一般食品法規而言,以他自己的經驗來說,通常會選擇有GMPHACCP官方認證有品牌的產品,或銷路廣、流通快的壓榨新鮮油品。多種油品的交錯使用,溫國智笑稱,這也是「分散風險」概念的最佳體現。

 

5.打開來聞一聞

張斯蘭強調,買回來的油品不要打開蓋子就馬上使用,要用鼻子聞味道,真正的油品除了該有的豆香或橄欖香味外,應該是幾乎沒什麼味道的,若一打開,就聞到油耗味或臭油味,千萬不要使用。

 

延伸閱讀:
.
三餐都要使用的「1調味料」,選錯了、用錯了,恐是導致大腸癌的高度危險因子
.亞麻仁油、紫蘇油、橄欖油,保存方法別弄錯!營養師提示4方法,以免好油變壞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