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險需求盛 金銀銅續戰高峰

圖/Unsplash
圖/Unsplash

黃金、白銀和銅等現貨價截至24日止一周先後創新高或逾十年高點。雖然漲多拉回,但專家指它們行情仍在高點徘徊,只要盤整完畢,未來12個月內避險與工業用等需求,將推動價格再往上攻。

金價20日盤中每盎司創2,449美元新高,銀價當天盤中32.48美元創12年新高。前者28日盤中跌0.2%報2,346美元,後者跌0.3%報31.6美元。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銅現貨價21日每公噸創10,857美元新高,24日拉回至10,256美元。

澳盛報告指美元轉弱和美國債息拉回,將支撐金價繼續漲,加上地緣政治風險持續刺激避險需求,和中國首季黃金需求備受矚目,也是推升金價的重要動能。

瑞銀把9月底前金價目標調高至2,500美元,年底前上看2,600美元,理由是中國需求強勁,和美國4月連串數據軟弱讓人預期聯準會(Fed)降息。其策略師特維斯(Joni Teves)認為金價能不斷創新高。

雖然銀價仍未創新高,但專家認為金銀同為貴金屬,只要金價上漲就能帶動銀價跟著走。

諮詢機構Metals Focus董事總經理卡瓦利斯(Nikos Kavalis)認為投資人可能對白銀更有興趣,讓其漲勢追上金價。因為貴金屬行情令投資人愈來愈樂觀,只要看好金價繼續漲,就會有更多人轉向投資白銀。

她強調只要Fed降息,銀價漲勢能超越金價,尤其供需持續緊張將刺激銀價上漲。鉑、鈀和銠等貴金屬價格今年都因供應不足而獲得支撐。

澳盛策略師海因斯(Daniel Hynes)指銀礦產量增長幅度放緩和工業需求強勁,令結構性供應不足問題惡化。

雖然銅價已漲高,但澳盛報告指供應緊張能繼續支撐銅價。國際銅研究組織(ICSG)以礦產量低於預期為由,調降今年銅供應剩餘量預測值。

花旗報告指出,雖然銅價未來3個月到6個月內,會因為漲多而出現盤整,但在Fed降息和全球製造業需求回升帶動下仍有續漲空間。未來12個月到18個月內,銅價可望上漲至每公噸1.2萬美元,最樂觀情況甚至上看1.5萬美元。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弘凱車用耕耘有成 營運樂觀
台驊:明年H1海運賣方獨大
三引擎催動 金居Q4獲利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