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國正:已向美方提出 派軍人前往交流開眼界

國防部長邱國正上午答覆民進黨立委羅致政質詢時指出,國軍已向美方提出,派人去美國,讓軍人眼界開闊是好的。另邱國正在答覆國民黨立委江啟臣質詢時表示,目前有後備軍人在美國觀摩,至於軍方與美國民兵合作,不限於一個州,有好幾個州。

另國防部書面有關台美軍事深化的報告指出,針對美國軍備產能受國際供應鏈影響無法如期交運之裝備,我國已向美方提出「多元軍購籌獲途徑」建議,請美方協助洽詢其他供應商或盟邦供售同類裝備,以協助我即時獲裝;未來本部將持續與美方密切合作,確保兵力整建依規劃期程完成作戰需求。

另針對目前交運延遲之軍購案,本部與美方共同研討,盼將美國防部庫存之類同裝備,先行提供予我國,以及時滿足我作戰部隊的任務需求。以下是國防部報告全文:

一、 印太地緣戰略態勢

中國自習近平掌權後,逐步拋棄「韜光養晦」的方針,改以「強軍夢」大幅、快速的擴張其軍事實力,並藉「一帶一路」與海外軍事基地的戰略部署,展現其爭奪區域霸權的企圖。臺灣基於特殊的政治與地理位置,站在對抗中國軍事威脅的第一線,臺灣海峽的安全與穩定,也成為世界主要國家關注的焦點。為遏止中國對印太地區軍事威脅,美國建構印太戰略,提出「自由、開放印太」戰略願景,並於2018年5月,將太平洋司令部更名為印太司令部,藉由理念相近與共同戰略利益國家的合作,維護區域和平與穩定。

二、 美國的印太戰略

(一) 2022年2月美國拜登政府公布《美國印太戰略》(Indo-Pacific StrategyThe White House)更新報告,表明向印太地區投入更多防衛、外交、發展與對外援助資源,以抗衡中國在印太建立勢力範圍的企圖,並尋求區域夥伴合作,確保臺海安全。

(二) 美國為強化在印太區域的嚇阻與防衛態勢,持續推動「太平洋嚇阻倡議」(Pacific Deterrence Initiative PDI),以建立整合性的嚇阻力量。美國政府於今(2023)年3月9日提出的2024年預算說明中,更強調為能有效應對在軍事領域上的威脅,增編「太平洋嚇阻倡議」預算(2022年71億美元、2023年61億美元、2024年91億美元),除強化駐太平洋地區美軍飛彈防禦能力與陸基遠程精確打擊部署外,更著重於改善印太區域內武器裝備與油彈部署的後勤與維修能力,並整建基礎設施,以強化美軍與盟邦、夥伴間的快速反應能力,結合美軍的前沿部署態勢,藉整合性嚇阻力量,共同因應所面對的安全威脅與挑戰。

(三) 美軍近期逐步調整在印太地區軍事基地部署,包括於澳洲北部,增加戰機輪訓及海、陸軍兵力駐防;美陸戰隊於日本沖繩部署濱海作戰團,強化機動制海打擊能力,另為確保美軍在菲律賓海的海空優勢,美方與菲律賓達成協議,菲國同意再開放4處位於菲律賓北部的軍事基地供美軍進駐,以應對共軍可能的挑釁與擴張。

(四) 中國提出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作戰構想後,即以聯合編組型態,常態性的實施遠海長航訓練,以建立突穿第一島鏈並抗擊外軍的軍事實力,由共軍在去(2022)年8月美眾議院議長訪臺期間的兵力部署,即可見其端倪。面對此一戰略態勢,美國說服並擴大駐菲軍事基地,在掌握菲律賓海的海空優勢後,進而控制巴林塘及巴士海峽;另以沖繩駐軍,聯合日本駐石垣島等西南諸島的防空、反艦飛彈陣地,控制宮古海峽,臺灣則處於地緣上關鍵的中央位置。

三、 《2023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NDAA)架構下的臺美軍事合作與影響

對於臺海和平穩定的關注,是美國朝野兩黨共識,也表現在諸多友我法案中;尤其2023年NDAA法案,特別制定「臺灣韌性強化專章」,也是目前臺美軍事合作架構的依據。

(一)強化交流訓練

條文內容:「第5504條-與臺灣國際軍事教育及訓練合作-國務卿及國防部長須與臺灣建立並拓展綜合協訓計畫,俾利強化臺美聯戰互通能力及深化臺美軍事夥伴關係,以提升臺灣防衛能力。協訓計畫應優先置於如臺美必要緊急圖上兵推、兵棋推演、全兵力軍演及美國移轉防禦物資與服務,授權臺灣參與國際軍事教育及訓練(IMET)計畫,提供臺灣相關單位訓練及教育。」

執行現況:美國防部長奧斯丁於3月23日出席美眾議院撥款委員會聽證會時公開表示,美國民兵與盟國所建立的「州夥伴計畫」,對於提升臺灣在緊急狀態下的應處能力,將極具效益;美國防部及印太司令部,已規劃自2023至2025年,循「建立」、「整合」與「執行」等三階段,建立雙邊網路系統,建構共同作戰圖像,並執行多層級部隊協訓及後備動員演訓,以持續落實臺美訓練合作計畫。

(二)加速軍購程序

條文內容:「第5507條-外國軍售計畫下之快速對臺軍售-本法公布後一年內及爾後每年,國務卿須協同國防部長,會同國家政策揭露委員會、武器移轉及科技釋出高級指導委員會,以及其他相關部會,綜整一份緊急且可獲得之包含軍事?臺、科技、裝備等透過國外軍售計畫可釋出予臺灣的早期優先清單,並在國外軍售計畫下適切優先並加快對臺軍售程序,不可因包裹限制因素而延遲程序,且須共同檢視及更新有關臺灣申請軍售之跨部會政策與執行方針。」

執行現況:依據上述條文,美國防部與國務院政軍局特別組成專案小組專責處理優化軍售程序,至少每月與本部召開視訊會議,確保及早取得各項必要武器裝備。另針對美國軍備產能受國際供應鏈影響無法如期交運之裝備,我國已向美方提出「多元軍購籌獲途徑」建議,請美方協助洽詢其他供應商或盟邦供售類同裝備,以協助我即時獲裝;未來本部將持續與美方密切合作,確保兵力整建依規劃期程完成作戰需求。

條文內容:「第5505條-額外授權以支

持臺灣-依『緊急提用權』(Drawdown Authority)總統可指示提用美國防部庫存、國防部服務及軍事教育與訓練予臺灣,每年度累積總額不超過10億美元。」

執行現況:針對目前交運延遲之軍購案,本部與美方共同研討,將美國防部庫存之類同裝備,先行提供予我國,以及時滿足我作戰部隊的任務需求。

(三) 區域緊急庫存

條文內容:「第5503條-增加年度區域緊急庫存及支持臺灣-基於《1961年外國援助法》第514條,將條文中2023、2024及2025年財政年度中所有2億美元的部分修正為5億美元,旨在授權美國總統可為臺灣建立包含彈藥及其他合適國防物資的區域緊急庫存;將臺灣納入可獲得防衛物資的盟邦範圍,並將臺灣加入『主要非北約盟國』;本法頒布後一年內及未來7年期間,總統每年均須對國會相關委員會就所建立的區域緊急庫存情形進行簡報。」

執行現況:鑑於俄烏戰爭經驗及臺灣的地緣戰略環境,獲大院支持編列近80億美元特別預算,針對海空戰力所需精準彈藥生產預屯,以避免緊急狀況時遭中國封鎖;另本部與美方基於我防衛作戰需求,針對國軍部隊可立即使用的彈種,建立區域緊急庫存,俾在有效的物資接轉與運輸時間內,前運至臺灣。

四、 對國家安全之影響

西太平洋的地緣政治格局,隨著中國崛起,形成大國競爭的態勢,我們位在政治體制區隔與地理位置最前緣,面對中共始終不放棄武力犯臺的實質威脅,如何確保人民生活日常,避免俄羅斯發動侵烏戰爭模式重演,自由與民主的普世價值,奠定了我們融入印太戰略的底蘊,但自助而後人助,是國防永遠不變的定律,國軍將持恆建軍備戰,順應區域整合性嚇阻的趨勢,完備對國家安全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