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銘“交棒”劉揚偉,鴻海進入“隱形大亨”時代

6月21日,郭台銘最後一次以董事長身份出席鴻海股東會,並於董事會後正式退位。

隨後,鴻海董事會選舉劉揚偉為新任董事會主席,李傑為副主席。

資料顯示,劉揚偉此前擔任鴻海半導體次集團總經理、晶片業務負責人,而李傑則為鴻海旗下A股上市公司工業富聯的副董事長。

當然,無論放在檯面上的是誰,郭台銘的使命沒有完成,他不會離場。

劉揚偉從九人經營委員會中脫穎而出

5月10日,鴻海公佈6位董事候選人,6月11日,鴻海公佈了9人經營委員會。在新的9人經營委員會中,不見郭台銘與戴正吳兩位董事,轉而新增林忠正、姜志雄、林政輝、黃秋蓮、黃德才五人。

郭台銘“交棒”劉揚偉,鴻海進入“隱形大亨”時代
郭台銘“交棒”劉揚偉,鴻海進入“隱形大亨”時代

圖 | 九人經營委員會,上四位兼任董事(來源:非凡新聞)

九人委員會中,盧松青主掌網絡連接器部門鴻騰精密,呂芳銘主管亞太電信,劉揚偉掌管半導體業務部門,李傑負責工業互聯網;林忠正負責大型顯示產品,姜志雄負責平板產品,林政輝負責精密模具和3C產品機構件,同時掌管富士康鄭州廠,黃秋蓮負責集團財務、供應鏈及創投,黃德才負責鴻海本身的財務規劃及執行。

除四位董事和兩位財務負責人之外,其他三位:林忠正、姜志雄和林政輝,分別負責8K、精密模具和富士康鄭州廠、便攜式產品。該三位可視為鴻海管理層新生代。其中,林忠正作為夏普的董事候選人,可以視為繼戴正吳之後E次集團在鴻海的代表人。

而這其中,走馬上任的劉揚偉,此前擔任鴻海S次集團負責人,主掌晶片半導體業務,且其在半導體領域深耕已久。

去年鴻海股東會時,郭台銘還欽點他上台,與時任鴻海技術長吳逸蔚、雲智匯科技執行長Sam Baker、永齡健康基金會副董事長吳良襄、鴻海副總裁呂芳銘同台,分別就半導體、面板、工業4.0、樂活養生與物聯網家電等鴻海五大重點佈局領域發表演講。當時劉揚偉主講的就是半導體。

據台灣媒體報導,在6月11日的鴻海首場自辦法說會上,負責半導體事業部的劉揚偉主持了會議,劉揚偉表示,在9人委員會成立以後,集團運營先經委員會審核,再由董事會決策。而此次九人委員會的成立,也是將之前經常化的溝通協調活動系統化、組織化,只有2/3委員通過,重大議案才能遞交董事會。

一位台灣資深媒體人告訴CV智識,九人經營委員會的設置,更多是新舊換屆、在主帥離場之際穩定軍心。

九人團隊,老、中兩代,業務口與職能口,傳統現金牛業務與新興增長業務,鴻海的九人經營團隊看起來很穩,充分兼顧了集團內部日常運作與未來增長。但在鴻海的股東看來,即便是九個人的經營團隊,都不足以撫慰股價低迷之痛。

鴻海進入“隱形大亨”治司時代

不過,郭台銘不再掌舵,似乎成為了鴻海這家巨無霸企業的心頭之患。彭博方面擔心在郭台銘去職之後,各集團高管會開始爭權奪利,內部鬥爭和消耗會大大削弱這家企業的競爭力。

但彭博的擔心,言過於實。

現在,無論是鴻海的命運,還是郭台銘的跨界,都是相互綁定的,這種相互需要的關係沒有人比郭台銘自己更加清楚了。

郭台銘跨界的基礎和背書,是一個轉型成功的鴻海。

根據一位資深島內產業觀察家的認知,鴻海成長數十年來向由郭台銘強人治司,十幾個次集團職業經理人賽馬爭先,在集團內爭取資源,在這個過程中郭台銘並沒有刻意培養接班人。

在鴻海淨利潤增長滯緩、向科技轉型的關鍵時點,資源的調配是一個大問題,如果沒有老闆在場拍板,各次集團一把手打起來都有可能。

何況鴻海諸位老臣戰將均是勞苦功高,就是選一個董事長出來,能否鎮服其他各次集團都是問題。

為了鴻海,郭台銘必須時刻待命,但是在他個人跨界轉型之前,鴻海座次需一一排好。

並且,郭台銘的影響力和執行力依然無可置疑:他依然指揮鴻海大數據的團隊在一個月之內做出來一款數據分析系統,用AI賦能傳統產業。

在郭台銘參觀了百年老店瑞春醬油後,鴻海的大數據團隊就馬上下鄉駐點,在一個月之內為這家公司建置出一套醬油製程聯網、工作手機APP和AI數據分析的系統,為他們監控分析數據節省了近一半的時間。

郭台銘“交棒”劉揚偉,鴻海進入“隱形大亨”時代
郭台銘“交棒”劉揚偉,鴻海進入“隱形大亨”時代

圖 | 瑞春醬油工作人員現場演示鴻海為其定製的工作系統(來源:郭台銘Facebook賬號)

“後郭台銘”時代的機遇與挑戰

鴻海的股東會開的熱鬧非凡。

股東會剛開場,台灣的民間股神阿土伯就為郭台銘助陣。與阿土伯類似,也有其他股東看好郭的前途,並建議鴻海收購台積電,因為張忠謀業已離職。

顯然,在一些年邁股東的眼中,郭台銘的聲望能夠正向促進鴻海的經濟利益與股東權益。而仔細分析郭台銘的跨界主張,我們能夠發現:郭台銘關於台灣地區經濟發展的觀點,與鴻海的集團轉型不謀而合。

在郭台銘的Facebook賬號中,郭台銘談到了“科技的基礎”。郭認為,所有科技,基本上可以分成硬件與軟件兩種技術,而在硬件技術中,又以半導體為核心。在半導體核心技術有所突破的基礎上,才催生了5G之類的新科技。

而在郭台銘看來,半導體正是台灣地區在“one world, two systems”中振興崛起的關鍵。

郭台銘“交棒”劉揚偉,鴻海進入“隱形大亨”時代
郭台銘“交棒”劉揚偉,鴻海進入“隱形大亨”時代

圖 | 台灣地區半導體在全球市場中地位(來源:郭台銘Facebook賬號)

除了晶片半導體,AI、工業互聯網也被屢屢提及。

鑒於以上原因,CV智識在此前的預測中,認為誰能帶領鴻海新業務增長和AI轉型,誰就能夠在鴻海的內部競爭中勝出,由此分別對應鴻海S次集團負責人劉揚偉和工業富聯副董事長李傑。從劉揚偉任新董事長、李傑任副董事長的結果來看,我們的預測全中。

但無論是搞晶片的劉揚偉,還是搞工業互聯網的李傑,在郭台銘離場後都面臨更大的挑戰。

在今天呂芳銘主持的股東會上,有小股東表示主持人不注意聽小股東呼籲,不像郭台銘那樣有事情就答應“肯定能辦到”。

也有一位叫吳其鴻的股東表示,鴻海分紅表態不積極,不管是半塊錢的分紅,還是兩塊錢的分紅,起碼得“表好態”。他希望鴻海每年都能有每股6元到8元的股利,而不是現在只有4元的股利。

還有一位較為專業的小股東發問,直擊鴻海近幾年低迷股價的根本緣由。這位小股東表示,相比於廣大高達八成的分紅和兩倍的PB,鴻海的分紅率雖然有43%,但還是不夠高,並且留存的資金並不能成倍的反映到股價上,0.85的PB說明留存的一塊錢資金只能對應不到一塊錢的市值。他表示:如果鴻海PB能到2倍,鴻海不分紅他都接受。

那麼,為什麼鴻海的PB如此之低?該位小股東質疑:鴻海是不是做了太多無效的併購?公司正在變得官僚化,運營效率正在變低?如果是這樣,九人委員會的決策效率,能適應高速變化的科技業麼?在台塑這樣傳統的石化產業,委員會決策機制表現尚可,但是在瞬息萬變的科技業,鴻海的九人委員會能勝出麼?

眾多小股東對股價低迷、分紅不夠的不滿,以及投資者對鴻海轉型中併購效率和組織決策效率的擔憂,都是當下存在的迫切問題。

誰來推進鴻海的進一步轉型,以撫慰這些焦躁不安的小股東?目前看來,還是郭台銘

本文經授權發布,不代表36氪立場。

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出處: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