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老論美】一代宗師~楊英風大展巡禮

藝術家一生或許不滿百年,其一輩子精心作品數量,往往積累幾百上千近萬,而其有形的貢獻以及無形影響力,卻是無法計數衡量,甚至藝術成就延續後世代幾世紀,亦未可知。

楊英風自塑像極為傳神,1950。(圖/郭少宗攝影)

前輩雕塑家楊英風(1926~1997)一生傳奇式的創作歷程,與大時代轉換 、大環境變遷,是兩岸藝術界的見證者與領航者。國立歷史博物館於5月18日~8月18日舉辦的「英風百年」展現了這位曠世奇才的全方位作品展。

1943,楊英風學習油畫的精心筆記(圖/郭少宗攝影)

楊氏跨越的時空巨大,多元的媒材豐富,圖文的資訊詳實,此展可謂彰顯了楊大師的豐功偉績,奠定其崇高的藝術地位。
展場寬闊,作品龐多,從戶外的景觀雕塑,到室內的插圖、漫畫,筆記、藍圖、照片、錄像等,一位72歲生涯的藝術家,呈現的豐富內容幾乎能涵蓋數位藝術家的幅員與能量。

楊英風素描詳實記錄台灣風情,1955。(圖/郭少宗攝影)

有如大山巨流般的楊英風作品,經由總策展人蕭瓊瑞教授的學術梳理,提綱挈領的指出楊氏有十六大特色及貢獻。本人極為認同,遂按年代編史來觀賞,現僅列出幾項便已彰顯確立楊氏的開拓精神:寫實的鄉土情懷、人體模特兒寫生、設計協會&現代版畫&雷射科藝&宗教藝術製作、虛實的東方精髓、公共藝術的先驅、文化產業的推動、生態環保的議題等,這項目全都是楊氏開風氣推動,更是身體力行的創作軌跡。

楊英風長孫楊駿現場導覽。(圖/郭少宗攝影)

本人有幸曾與前輩楊英風共同議事,又與其長公子楊奉琛(1955~2015)同學校同協會,一起為雕塑學會奔走推動。日前親睹楊氏第三代楊駿精彩導覽,一門三傑,實得王維妮館長領導有方,極為欣慰感佩,更為楊英風大師撐起藝術殿堂而慶幸不已。

四樓展出景觀雕塑資訊與大型不鏽鋼雕塑,極為壯觀。(圖/郭少宗攝影)

此展大大揭露台灣美術發展過程,實錄楊英風一生神魂,對於本地藝術家的大手筆回顧展,肯定是改寫美術史的佳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