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老論美】南方孤獨的向日葵 ~ 莊世和百年紀念展觀後

前輩藝術家莊世和(1923~2020)百年紀念展,標題:「前衛.符號」特展於創價美術館至善館推出。此一別具意義的懷舊畫展,在傾盆大雨中隆重揭幕,對於一輩子虔誠投入創作,孤獨堅守崗位的藝術家,是遲來卻溫馨的一生回報。

莊世和百年紀念展「前衛.符號」展覽會場。(圖/郭少宗提供)

莊世和於1938~45赴日留學,輾轉各級學校,畢業於東京美術工藝學院,時值戰爭動亂,學習艱辛;返台最後選擇落地屏東家鄉,從事現代繪畫,深耕鄉土美育。其一生作品強調「前衛、新興」,並且加入文學作品,認為:作家+藝術=真正之藝術家。
終生秉持堅決不移,另闢蹊徑的原則,莊世和猶如一株生長南台灣強烈陽光下的向日葵,英雄一般地挺立貧瘠土地,迸放意志與散發能量,九七高齡修成藝術豐碩的正果。

藝術家郭少宗激賞莊世和藝術觀語錄。(圖/郭少宗提供)

遙想約五十年前我受教李仲生門下,偶爾聽聞李老師提起莊前輩,語調惺惺相惜,其來有自。李仲生於1933~37赴日留學,畢業於日本大學藝術系西洋畫科,可算是莊世和學長。最難得的是李仲生1949遷台後從事「現代、抽象繪畫」教學與創作,這是一條難免被世俗視為「離經叛道」的路;然而同時期留日習藝返台的畫家,大都屬於「傳統學院派」或者「主流印象派」路子,相較之下,現代抽象畫必定曲高和寡,曲折坎坷。因此,李仲生與莊世和堪稱難兄難弟,兩人堅守台灣一中一南,建立藝術堡壘,推廣宣揚,一生無怨無悔。二位前輩之個人畢生成就相當,皆可榮獲「台灣抽象藝術先驅」,不容置疑。
綜觀莊世和回顧展,早期具象風景畫深具當年風貌,之後探研「立體主義」系列便有個人發現,形塑特色,接著「超現實主義」系列的幻想詩意空間,開拓了寬廣的視界也結合了踏實的生活體悟。

藝術家莊世和畫作「橫貫公路」,1971 油畫。(圖/郭少宗提供)

2024年起,台灣藝術界吹起懷舊風,舉辦許多重要美術史或大前輩的回顧展。本人年逾古稀,尚有數百近千的作品仍未曝光展覽,而同儕已經舉辦回顧展了。因而此回參觀了莊世和前輩的大型展,對特立獨行創作者背負的孤獨奮戰感、乏知音共鳴,深深地感同身受,但也足堪欣慰,德不孤,必有鄰啊!
總結一話,我激賞的莊世和語錄:「藝術是生命的泉源,我,不斷地向亞熱帶的太陽挑戰!」 -- 謹向向日葵畫家致上最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