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老論美】和平鴿~畢卡索的愛與和平

鴿子的溫馴柔美,一直是人類鍾愛的家禽,尤其是白鴿,賦有和平、友誼、團結、聖潔的象徵,在戰爭頻仍的年代,更加引人注目。
筆者秉持仁人愛物的初衷,對於2022二月發生至今的烏俄戰爭十分痛心不捨,除了經常關注戰事外,欲對弱勢方給與襄助,卻也「書生報國」心有餘而力不足。
不料十月初又爆發更慘不忍睹,積怨日深的以色列與哈馬斯衝突。新聞媒體日夜傳送廢墟場面令我傷痛之餘,翻閱歷史方知此乃二千年的無解事端。對這般荒謬且愚昧的「人類原罪」--戰爭,除了畫畫、寫詩回應之外,卻也徒呼負負,無可奈何讓悲劇一再上演。
近日乍見新聞廢墟圖片(圖一),一隻白鴿在斷垣殘壁之中振翅高飛,雖白羽散亂,而眼神爍爍,承載了生命向上的希望,感人的是背後有五位孩童滿懷希望地望著鴿子?或舉目遙測遠方飛彈來襲?這場景深深震懾了我。
斯時聯想到畢卡索的和平鴿,那是藝術家為人類付出愛的里程碑,幾筆勾勒,情意無限,其美學價值筆者認為「和平鴿素描」更超越老畢的「格爾尼卡」,更富時代意義與萬世的象徵。
畢卡索從小就喜歡畫鴿子,各種造型鴿子不斷出現在畫中,往往具有美好的點綴效果。1940年,希特勒納粹攻佔了法國首都巴黎,一位女孩將招引鴿子的白旗換成紅旗,卻被不求真相的士兵殺害,連同她所飼養的鴿子也無一倖免。隨後畢卡索懷著悲憤的心情,揮筆畫出了一隻飛翔的鴿子,這就是「和平鴿」雛形的開始。

(圖二)1950年畢卡索畫了一隻啣著橄欖枝的飛鴿,被正式公認為和平的象徵。(圖取自網路)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1949年法國巴黎舉行盛大的世界和平大會Congrès de la paix,畢卡索為這項和平運動 Mouvement de la Paix 特別創作這只美麗的鴿子。1950年11月,為紀念在華沙召開的世界和平大會,畢卡索又欣然揮筆,畫了一隻啣著橄欖枝的飛鴿(圖二),當時智利的著名詩人聶魯達把它叫做「和平鴿」,由此,鴿子才被正式公認為和平的象徵。

(圖三)畢卡索畫了許多彩色的線條人物,手牽手圍繞青綠色和平鴿起舞。(圖取自網路)

1961年畢卡索又畫了許多彩色的線條人物(圖三),手牽手圍繞青綠色和平鴿起舞,造型簡潔,生動活潑,期盼世界全體人類更能獲得和平的期許與祝福。此畫雖在畢卡索無數偉大作品中,僅只區區微光,然而在史學家眼中,畢卡索一生追求藝術、愛情、名利,都顯現在「鬥牛士刺殺鬥牛」畫作,血淋淋地展現強烈征服的野心;而中年畢卡索創造類此「神聖」、「美妙」的和平鴿圖騰,足以平衡藝術家狂躁的心,且彌補藝術史上功利的傾斜。
此刻,筆者耳聽「安魂曲」,口飲普洱茶,眼瞧老畢的和平鴿,心頭顫動,無限感慨。
我衷心盼望,和平鴿啣來善意橄欖枝,給無情戰火中受難人民停止苦難,給千瘡百孔的失衡地球休養生息,給純潔無瑕的白鴿自由地翱翔天際,給宇宙萬物帶來愛的能量,達到無邊無際,達到無始無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