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董就愛東芝 追不到半導體轉娶筆電進門也不錯

夏普買下東芝個人電腦事業多數股權將成真,夏普社長戴正吳希望以夏普經驗,讓東芝PC事業快速賺錢。(圖片來源/信傳媒資料庫)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近忙著歡慶富士康深圳龍華廠30周年,加上這個月8日富士康工業互聯網也要上海A股正式掛牌,但集團佈局腳步可沒停過。隨著夏普營運體質好轉,雖然收購東芝半導體挫敗,但今年初傳出夏普有意收購東芝個人電腦部門傳言可能真的成真。

近日日經新聞、NHK等日媒相繼報導,夏普與東芝將簽訂股權買賣契約,由夏普取得東芝旗下 PC 事業「Toshiba Client Solutions(TCS)」 約 8 成股權,日媒以「日本個人電腦落敗記」來形容,對郭董來說,除了在PC領域找到新出海口,夏普也增加了新的消費性產品,是門划算的生意。

夏普將收購東芝旗下PC事業多數股權

根據外電報導,夏普5日宣布,將以 40.05 億日圓將東芝旗下TCS 納為旗下子公司,在完成相關程序後,預計今年10 月 1 日完成全案。根據東芝財報,旗下PC 事業 2017 年會計年度(2017 年 4 月至 2018 年 3 月)營收大減 13% 至 1673 億日圓,虧損約達 96 億日圓,較2016 年度的虧損5 億日圓大增。東芝打算出售PC事業的舉措,對業界來說並不意外。

事實上,東芝1985 年已經推出全球首款筆電,並以「dynabook」為品牌名稱,1990 年代東芝在筆電市場上的市占率一度高居全球首位。就夏普本身過往也曾經有自有品牌筆電「Mebius」,但不賺錢,2010年左右,全筆電市場正逢大洗牌,當宏碁登上全球筆電前三大地位時,夏普則黯然退出市場。

就產業地未來看,根據研調機構IDC最新資料,今年第一季,日本市場PC出貨量下滑至313萬台,雖年減幅度小,但卻是近7個季度首見衰退,其中,東芝在日本市占率9.6%,雖然居第五名,但出貨量大減約11%,是五大廠唯一衰退廠商。

且據TrendForce統計,去年東芝在全球PC市占率更僅0.6%,出貨量不到百萬台,僅約91萬台,今年可能進一步下滑至0.5%,出貨85萬台。都凸顯出東芝PC事業困境。

戴桑要複製夏普模式,讓東芝PC快速獲利

夏普社長戴正吳去年4月左右曾表達重返 PC、智慧手機以外的 IT 機器市場,且年初市場即傳出,夏普有意斥資 100 億日圓收購東芝 PC 部門,但這次日本媒體報導的收購案金額才40億日圓,顯然比當初郭董設想的還要划算許多。

「絕對能轉虧為盈。目標在 1到2 年內轉盈,如此一來就能回收投資」,這是夏普社長戴正吳6日接受日媒訪問時談到的目標,他更說,「2018至2019年度內,將專注擴大其國內(日本)事業。」

雖然戴正吳認為,現階段還只能從外部觀察,但「我覺得我們用在夏普身上的方法,將能改善東芝電腦事業的獲利能力。」戴董此言是有所本的,夏普2017 年會計年度(2017 年 4 月至 2018 年 3 月)獲利為 702 億日圓,相較前一年度虧200餘億日圓,營運體質已經大幅改善,且去年會計年度單季都有獲利,更是10 年來首見。

除了筆電業務,還看的是裝置端點

根據日經新聞報導,股權收購案完成後,TCS將有約400名研發人員將納入夏普旗下,戴正吳也對媒體說,「預期這批人才和夏普的人工智慧及物聯網專家將產生綜效,對我們來說,這比收購此部門更加重要。」

從日本企業角度來看,包括日立、三菱電機、東芝、NEC等都曾是PC業的佼佼者,但如同歐美筆電品牌一樣,接連面臨台灣、中國品牌場崛起威脅,2010年後,NEC、富士通相繼賣給聯想,SONY也將品牌「VAIO」分割獨立,儘管日本政府一度出面尋求整合,但最終仍破局,也讓一家家老牌筆電品牌逐一出售給外資,讓日媒以日本PC的衰敗來形容這個產業趨勢。

但對郭董來說,除了鴻海是惠普(HP)、戴爾(Dell) 的代工廠,在製造、零件採購上都不陌生,夏普在面板技術也是領導地位,就算東芝PC出貨量有限,但比竟還是可新增的出海口與產品線,更何況,最重要的如同戴桑所言,集團的下一步是AI與IoT,終端裝置越多,等於掌握越多端點,也有更多大數據。

延伸閱讀

📈 郭董的事業版圖

女員工入廠30年 郭董送她466萬
鴻海分拆子公司 陸媒推測為退休佈局
鴻海FII上交所掛牌 股價一飛沖天
身價暴漲近2千億 郭台銘選擇留在這
最肥美的那塊肉給了FII 鴻海怎麼辦

★ 今日最夯新聞流量前3名

本來再2天就熄燈 起死回生了
玩不起?慘賠2.4億 台彩後悔
案情被逆轉 狄鶯使出殺手鐧

--------------------------------------

Yahoo奇摩新聞歡迎您投稿!對於這個社會大小事有話想說?歡迎各界好手來發聲!用文字表達你的觀點。投稿去—–>https://goo.gl/iy5T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