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董真的很有遠見,15年前就想做半導體、偷偷做,現在證明他是對的」

有「最懂鴻海分析師」外號的科克蘭資本董事長楊應超認為,15年前鴻海創辦人郭台銘進軍半導體的遠見,終於在現任董事長劉揚偉手上開花結果,「現在證明他是對的」,且劉揚偉決定發展電動車「是很聰明的策略」,找到了鴻海接下來的成長動力。

接下來就要看能否拿出成果,要觀察今年10月18日鴻海科技日的成果,以及能否順利開發出電動巴士。

楊應超也認為,郭台銘及劉揚偉早就看到紅色供應鏈的威脅,他看好鴻海能夠壓下立訊等陸廠的威脅,他們「想當第一是不行的」,才會力求找出下一個高度成長的機會。

郭董認為 產業供應鍊本來就應該串起來

楊應超在14日播出的《老謝看世界》節目,接受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提問時表示,鴻海(2317)本月敲定以25億元台幣買下記憶體大廠旺宏(2337)的六吋晶圓廠,顯示郭董對於半導體真的很有遠見。

楊應超說:「他(郭董)10年、15年前就想做半導體,那時不論分析師或記者,都會分上下游研究,硬體跟半導體。他就覺得一定要合起來,供應鏈連起來才對。」

「只是那時候大家覺得,半導體對鴻海不是好事,他就偷偷做,不管是群創自己花錢,夏普(併購案)的話,現在證明他是對的,所以他才把整個供應鏈串起來。」

楊應超說明,與台積電(2330)的先進製程不同的是,鴻海想做的小型、特殊用途的半導體。現在半導體用在電腦、手機,沒那麼熱、電流相對較小,「用在汽車就不一樣了,一定要大電流、散熱快、抗熱高,這只能用第三代半導體」。

鴻海成長動力 攸關股價表現

楊應超也提到,科技業者需要尋找成長動力,股價才可能向上表現,而在經營十多年的iPhone代工業務後,電動車就是鴻海看好的下個成長動力。

「我在巴克萊服務的時候,出了百頁報告,就是講鴻海,講到鴻海困境竟是找不到下個新產品。」

「你看鴻海的歷史,從連接器到機殼,到HP、Dell的PC,到思科的路由器,或是遊戲機PS2、PS3、任天堂,它一定要新的產品才能成長,而iPhone也出來十幾年了。」

楊應超指出,鴻海股價這兩三年多在80~100元區間,「直到劉揚偉講個EV(電動車)出來,馬上跳到110、120元」。

「立訊當老二、老三可以 當第一是不行的」

對於比亞迪、立訊等紅色供應鏈步步進逼,想要撼動鴻海在蘋果供應鏈的江湖老大地位,他認為立訊頂多只能做到市場第三名或第二名,不太可能贏過鴻海。

楊應超說:「我在大陸做過兩年,很了解大陸優勢,成本真的很低。台灣人20年前去,他們還沒準備好;(現在)他們能學都學會了,所以很多(台灣)公司慢慢撤退,(對)鴻海現在威脅是蠻大的。」

「鴻海是可以贏過立訊,(立訊)想贏很難,立訊有點像以前的和碩(4938)或緯創(3231),當老二、老三可以,當第一是不行的。」


更多今周刊文章
從家庭主婦到接掌千億大集團...接班兩年,嚴陳莉蓮如何掌舵裕隆驚渡暴風雨?
富豪10大省錢妙招》不喝星巴克、不看Netflix、不住豪宅 巴菲特「你會為滿足慾望,失去更需要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