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明典曬1照 天空驚見「飛碟雲」氣象署揭成因

近日西南風強盛,不少民眾抬頭看天空都發現「飛碟雲」,前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貼出網友分享的照片,引發許多討論。中央氣象署說明,這種特殊雲層叫做「莢狀雲」,容易在高空西南風強盛時出現,穩定且潮濕的氣流吹過山丘,呈現波浪狀上下擺動,氣流被迫抬升時,蒸氣遇冷凝結成雲,氣流下沉變暖蒸發掉,不斷反覆就產生莢狀雲。

鄭明典連2天在臉書貼出網友分享的莢狀雲照片,只見天空中出現好幾條橫線,他說是層化相當明顯的莢狀雲,許多網友表示這幾天都有看到,難得在台北看得這麼明顯。

氣象署今天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這幾天不少地方都出現了飛碟狀的雲,有些地方看起來甚至巨大地像是宇宙戰艦,其實這種特殊雲層叫做莢狀雲,中央厚、周圍薄,呈現凸透鏡的形狀,有時會一層層疊在一起,由於外型像豆莢,因此名為莢狀雲。

氣象署說明形成莢狀雲的原因,高空西南風強盛時就有機會出現,當一股穩定且潮濕的氣流吹過山丘,會呈現波浪狀上下擺動的情形,氣流被迫抬升時,蒸氣遇冷而凝結成雲,氣流下沉時,因為變暖再次蒸發化為不可見的蒸氣,雲就不見了,如此反覆而出現莢狀雲​。

氣象署表示,由於莢狀雲的形成與地形有關,所以常常出現在固定的位置,以台北盆地為例,容易在陽明山的東側看到它,民眾這幾天有機會不妨抬頭看看。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全球首次公開!「山神」百步蛇野外孵卵、護幼全紀錄
「高股息死亡之組」的低調王 配息4倍跳、殖利率逾12% 上市2年漲逾8成 現在買還太便宜
資深評論員批劉德音傲慢 達人反嗆「完全狀況外」 台積電2優勢「中芯加華為還是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