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秉泓影評專欄】《燃燒女子的畫像》:我的愛活在電影裡

《燃燒女子的畫像》電影劇照
《燃燒女子的畫像》電影劇照

全世界影迷忙著圈選自己的2019年度十大電影來迎接2020年,比較不一樣的是,由於正逢2020,所以很多人會加碼選出十年十佳(2010-2019)。想當然爾我也選好了自己的年度十佳跟十年十佳,沒想到這兩份名單才完成不到24小時,就因為我看了一部新片而必須更動。那就是法國片《燃燒女子的畫像》。

《燃燒女子的畫像》電影劇照
《燃燒女子的畫像》電影劇照

瑟琳席安瑪的細膩與敏感,讓她得以透過某些出人意表的細節經營,去深化角色內在動機與外在行徑或是相衝突或是相配合的微妙節奏,去跨越男與女、美與醜、同性戀與異性戀、性與愛之間的某種扞格與和諧。

《燃燒女子的畫像》電影劇照
《燃燒女子的畫像》電影劇照

上述這段文字,是11年前瑟琳席安瑪首部劇情長片《愛上壞女孩》上映時,我看完後寫下的評論其中一段。事實上,把它充當成《燃燒女子的畫像》的評論,似乎也不是不行。如今瑟琳席安瑪的場面調度更驚人了,雖然幾顆鏡頭看得出有借鏡柏格曼的痕跡,但是她並非一味模仿,而是消化之後拍出了自己的風格。《愛上壞女孩》和《燃燒女子的畫像》女主角都是阿黛兒艾奈爾,她從少女變成少婦,曾經跟瑟琳席安瑪維持一段時間的戀人關係,那是在《愛上壞女孩》完成後又過了好些年,結束於《燃燒女子的畫像》開拍前一年。

以下文字涉及多處劇情描述,建議觀賞電影後再繼續閱讀

《燃燒女子的畫像》電影劇照
《燃燒女子的畫像》電影劇照

從很後設的角度來看,《燃燒女子的畫像》的畫家其實就是瑟琳席安瑪的自我投射。因為富家小姐不願接受母親指定的婚約,拒絕別人為其作畫以交付婚約對象,畫家只能充當女伴藉機觀察其神韻舉止,好不容易畫出來的肖像形體對了神采卻不對,後來兩人開誠佈公且確認彼此感情,這才畫出兩人都感到滿意的肖像畫,但是她們心中卻無一絲欣喜,因為這意味著兩人的交往也到了盡頭……。瑟琳席安瑪在阿黛兒艾奈爾十八歲的時候就用鏡頭記錄了她的青春和美麗,歷經兩人交往、分手,而後才合作《燃燒女子的畫像》——她們的戀情永遠活在電影裡,恰如畫家所作的肖像畫,以及隨手在鏡子背面、書本空白處為自己和富家小姐隨手留下的隨意素描。

《燃燒女子的畫像》電影劇照
《燃燒女子的畫像》電影劇照

肖像畫一旦完成便屬於別人(婚約對象),畫家隨手拿起鏡子在背面畫上縮小版的戀人肖像,戀人問說畫給誰的,畫家說給自己的,戀人笑說這下你可以無數次一畫再畫,以後想我的時候看它就成我。隨後戀人要求畫家在自己書上空白處畫上畫家自己的肖像,有別於戀人肖像的莊正典雅,畫家把鏡子放在戀人私處,就這樣望著位在戀人四處的自我投影,完成畫家的裸身素描。

《燃燒女子的畫像》電影劇照
《燃燒女子的畫像》電影劇照

那本書是羅馬詩人奧維德的《變形記》,戀人指定的28頁是卷十〈奧菲斯之歌〉,她曾念這個故事給畫家聽,討論奧菲斯前往冥界尋求復活亡妻何以功虧一簣。畫家認為奧菲斯明明知道一回頭妻子便會消失卻還是回頭,是因為他選擇了對於妻子的回憶,這是他作為詩人的選擇。後來每晚畫家都夢見身著白衣的戀人,兩人分手的那天,畫家頭也不回快步離開豪宅,這回換成身著白色婚紗的戀人在畫家背後追逐,她喊了一聲「回頭吧」,畫家也真的回過頭望了一眼,然後關上門。

《燃燒女子的畫像》電影劇照
《燃燒女子的畫像》電影劇照

瑟琳席安瑪和畫家都是以詩人身份回頭的奧菲斯,這是她們與戀人間的默契,她們不是放棄愛情,而是讓愛情永恆地活在創作中。從這個角度來解釋,那幅「燃燒女子的畫像」不是曾經愛過的明證,而是被真空時間永久保存的戀人視角,永遠不會過期。

《燃燒女子的畫像》電影劇照
《燃燒女子的畫像》電影劇照

柏格曼和伍迪艾倫用電影為他們的繆思留下素描,蔡明亮記錄了李康生近三十年的臉,瑟琳席安瑪亦然,《燃燒女子的畫像》故事內外皆是愛起緣滅,但畫作和電影並非愛情的替代品,而是徹徹底底的愛情本身。

【Yahoo專欄作者鄭秉泓】

高雄人,資深電影評論者。著有《台灣電影愛與死》、《台灣電影變幻時:尋找台灣魂》,編有《我深愛的雷奈、費里尼及其他》、《她殺了時代:重訪日本電影新浪潮》等書。

※不加入Y!電影粉絲團,你就悶了!

movie_id:10069

Yahoo電影名家專欄
Yahoo電影名家專欄
Yahoo電影名家專欄
Yahoo電影名家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