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大躍進 AI精準醫療造福病患

高雄長庚副院長林偉哲指出,「腦缺血性中風診療預後AI輔助系統」,醫師可利用Al模型結果輔助判讀,及早診斷出中風病患。(柯宗緯攝)
高雄長庚副院長林偉哲指出,「腦缺血性中風診療預後AI輔助系統」,醫師可利用Al模型結果輔助判讀,及早診斷出中風病患。(柯宗緯攝)

科技始終來自人性,醫療拜科技之賜,更能體現精準醫療。「高雄聯合學習智慧醫療聯盟」展示成果,醫師可透過AI快速評估大腦中風損傷區域及嚴重程度,安排患者評估與治療,避免錯失黃金時間。此外,透過AI輔助,建立藥物智慧辨識系統,輔助居家病人即時用藥辦識,確保服藥正確性。

高雄長庚副院長林偉哲指出,腦中風患者是跟時間賽跑,關鍵是如何正確診斷把可以治療的病人找出來,長庚是目前全台蒐集最多腦部中風電腦斷層的醫學中心,因此打造「腦缺血性中風診療預後AI輔助系統」,醫師可利用AI模型結果輔助判讀,及早診斷出中風病患,盡早轉至專責醫院,及時接受適當治療。

義大醫院則提出「All-in-One藥物智慧辨識系統」,該研究預計藥品辨識模組建立口服健保用藥外觀影像檔6000項品項,主要在整合藥品外觀辨識與藥品安全偵查,輔助臨床醫師與照護園隊能準確與安全判斷病人現狀用藥,提升病患照護品質,也可輔助病人居家用藥正確性。

義大醫院也建立「骨質密度預測系統模組」,由於DXA骨質密度檢查並非是各醫療院所皆有的檢查,未來可望透過檢視胸部X光篩選出骨質疏鬆症高風險個案,提早發現骨質疏鬆症,及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可顯著降低死亡率。

高雄榮總則提出「急性癢症知識暨醫療服務平台」,該研究根據病人症狀,以AI輔助篩選分類,將急性癢症定義為3個月內癢症,並將其分成7大類,評估風險及潛在危及患者,並可針對高危險和有必要就診患者提供最佳推薦醫療機構、推薦醫師名單並連結至醫療單位的掛號系統、皮膚生理學導入及推薦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