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建議挑戰高山前 先至家醫科評估防高山症

新竹台大醫院家醫科蔡瑋情提醒民眾,高山症隨時都可能發生民眾輕忽不得。(圖:新竹台大提供)
新竹台大醫院家醫科蔡瑋情提醒民眾,高山症隨時都可能發生民眾輕忽不得。(圖:新竹台大提供)

高山症不一定好發於3000公尺以上高山!新竹台大家醫部醫師蔡瑋情表示,高山症在海拔2100公尺以上的任何高度都可能會發生,特別容易發生在海拔2750公尺以上區域,建議民眾在旅行出發前,可先查詢自己要前往的目的地是否為高海拔的地區,事先做好準備。

醫師提醒高山症不一定在3000公尺高山發作,2500公尺最容易出現高山症。(圖:彭清仁攝)
醫師提醒高山症不一定在3000公尺高山發作,2500公尺最容易出現高山症。(圖:彭清仁攝)

新竹一名已退休的62歲洪姓男子,預計跟朋友去非洲旅遊,挑戰高山吉力馬札羅山,為瞭解旅遊前是否有需事先準備的藥品,前往新竹台大分院新竹醫院家庭醫學部就診諮詢。經過醫師評估,建議使用預防性高山症藥物,醫師也查詢當地疫情,提供疫苗及其他預防性用藥建議。醫師提醒,高海拔疾病嚴重者甚至可能有死亡風險,建議登山前先至家醫科評估。

新竹台大分院家醫部醫師蔡瑋情指出,近年來登山運動盛行,出國時到高海拔地區旅遊的機會也增加。高山症在海拔2100公尺以上的任何高度都可能會發生,特別容易發生在海拔2750公尺以上區域,建議民眾在旅行出發前,可先查詢自己要前往的目的地是否為高海拔的地區,事先做好準備。

蔡瑋情表示,任何人都可能出現高海拔疾病,包括平時非常健康的成年人,單就高海拔疾病來說,心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肺動脈高壓等病人,有較高危險性,需要特別注意。高海拔疾病發生與否、嚴重程度因人而異,最主要受到個人體質影響,和旅客平時的體力、運動習慣等都沒有太大的相關性。如果過去曾有高山症的病史則是重要的危險因子。

蔡瑋情說明,高山症臨床症狀可能會有頭痛、伴隨虛弱無力、噁心、嘔吐、食慾不振、頭暈頭昏、睡眠不佳等,少數發生急性高山病的病人,會惡化為高海拔腦水腫或高海拔肺水腫。醫師提醒,高山症預防藥物是醫師處方用藥,建議民眾登山前,可先至家醫科門診接受身體檢查評估,並與醫師充分討論是否需使用高山症預防藥物,並依醫師指示服用。(彭清仁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