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月入200萬是常態?官方統計打臉 公會:私企主管賺更多

醫師公會全聯會針對近日媒體投書發聲明,抨擊投書內容未經查證且不夠客觀,對健保制度、醫療品質與醫療發展造成傷害。(示意圖,本刊資料照)
醫師公會全聯會針對近日媒體投書發聲明,抨擊投書內容未經查證且不夠客觀,對健保制度、醫療品質與醫療發展造成傷害。(示意圖,本刊資料照)

近日有媒體刊登投書,主張健保費調漲,應同步檢討國內醫師養成總量限制(1,300人)及高薪,質疑調升健保費很可能繼續獨厚醫師薪資,提到「大多數醫院,醫師的收入高達每月100、200萬元是常見的。」「…初探台灣一名主治醫師平均收入相當高,可能在每年800萬元以上。」對此,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發聲明,引述勞動部醫師薪資調查數據,抨擊投書內容未經查證且不夠客觀。

醫師公會全聯會15日針對該篇投書發聲明澄清,表示「媒體報導應善盡查證義務,切勿以極端數字不實指控醫師薪資與健保設計」,指出投書內容與醫療實務有差距,因為根據勞動部2022年職業別薪資調查結果,統計在醫療健保業及社會工作服務業中醫療相關權時受僱員工支薪資數據,醫師單月經常性薪資為15萬6,178元,年薪則為230.2萬元。

醫師公會全聯會針對近日媒體投書發聲明,抨擊投書內容未經查證且不夠客觀。(翻攝自醫師公會全聯會臉書)
醫師公會全聯會針對近日媒體投書發聲明,抨擊投書內容未經查證且不夠客觀。(翻攝自醫師公會全聯會臉書)

醫師公會全聯會表示,投書內容未經合理查證且不夠客觀,且現實狀況是醫師薪水可能不及私人企業主管,更遑論醫師要面對長時間工作環境、醫療糾紛及暴力風險等不利工作條件,認為投書內容的不實指控,對健保制度、醫療品質與醫療發展造成傷害,更打擊第一線照顧民眾的醫師。

更多鏡週刊報導
台積電鳳凰城廠區驚傳爆炸 1人重傷!疑化學槽車出事
劉寶傑回應被國台辦點名嚴懲 主因竟是踩到「中國新紅線」
Toyz入獄前認愛!篠崎泫遭酸「可以兵變」 火大回嗆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