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確診心路歷程 傅雲慶:戒慎不恐懼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趨緩,雖然指揮中心的統計結果,99.55%確診者屬於無症狀和輕症,但每天逝去的少數生命,仍是一個摯愛親人的離世。有些民眾對於疫情依然恐慌,甚至引發憂鬱症狀。而台中榮總醫院副院長傅雲慶,就以自身確診康復的經驗,呼籲大家「戒慎不恐懼」。他在今年5月19號快篩陽性確診,在兩周的居隔期間,不但一手打理自己居家生活,還每天線上工作,甚至視訊參與了三場大型研討會。雖然期間出現發燒和喉嚨劇痛的不適症狀,但傅醫師保持樂觀和正向心態,並且正確服藥治療,終於重回工作崗位,行醫救人。

熱治療中心正式啟用,在場的醫師群,副院長傅雲慶,精神抖擻,完全看不出他在1個半月前感染了Omicron,一度病懨懨。

台中榮總醫院副院長 傅雲慶:「(當時)忍不住一直想咳嗽,做快篩,就變成陽性了。新冠肺炎(病患)比較擔心會有快樂缺氧的問題,之前在很多防疫旅館、檢疫所,有(確診者)突然間死亡的,那個(病例)就是因為血氧有掉,自己都沒有感覺到喘。」

避免呼吸困難的猝死意外,傅醫師在宿舍的隔離期間,還是經歷了發病時的不適症狀。

台中榮總醫院副院長 傅雲慶:「喉嚨很痛,大概痛了5天,我那種喉嚨痛,就像刀子在割一樣。」

當時連吞口水都很痛的傅醫師,卻用視訊方式,成功參與了3場大型研討會。

台中榮總醫院副院長 傅雲慶:「整個隔離過程之中,也是大小會議都有在參加,我大概1天要吃到4顆的普拿疼(止痛藥),才有辦法講話。」

國內確診者,有99.55%屬於無症狀或是輕症,0.45%會轉成中重症,當中70歲以上的年長者,就占了七成。

台中榮總醫院感染科主任 劉伯瑜:「超過65歲的長輩,或是我們家裡的家人朋友,其實有一些慢性疾病的狀況,像是慢性的心臟病、慢性的肺病、慢性的腎臟病,他產生中重症的機會是高的,大概這種病人身上的話,就可能要比較早期的

使用抗病毒藥,減少後續產生中症或是重症的機會。」

台中榮總醫院副院長 傅雲慶:「我個人是滿推薦(確診者),是可以喝,吃那個清冠一號,我自己吃了第一包,就感覺滿舒服的。」

正確用藥,加上心情調適,傅醫師如今不但康復了,也沒有留下長新冠後遺症。走過病痛,才能用同理心,體會病患的苦。

台中榮總醫院副院長 傅雲慶:「(民眾)還是要有一點點戒慎,但是不要恐懼,你要有相當的知識,能夠知道什麼樣的情況,會變成中重症,如果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應該效果都很好。」

與病毒共存,不只是口號,而是現在進行式和未來式,國人必須身心調適,去接受這個既定現實。

採訪撰稿:張澤人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志工早會:緣苦眾生 翻手造福
持續高溫炎熱 花蓮再上看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