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高考增列年級限制 醫學生:學習規劃被打亂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沈佩瑤台北10日電)考試院日前宣布,114年起醫師第1階段考試應考資格調整,引發部分原規劃參加寒考的醫學生焦慮,憂心新制操之過急且無緩衝期,學習規劃被打亂卻無配套。

現行醫師類科第1階段考試的應考資格規定,在學生修畢醫學系基礎學科成績及格且領有學校證明文件者即可報考。

為避免部分學校將基礎醫學課程大量往低年級安排,壓縮通識、人文與博雅教育課程,考試院會日前通過修正專技醫師高考考試規則,醫師1階考試應考資格,增列6年制醫學系應完成4年級課程,4年制學士後醫學系應完成2年級課程的規定,自民國114年考試開始適用。

對於醫師1階考試應考資格的調整,台北醫學大學、國防醫學院、長庚大學、慈濟大學等原本有參加寒假考試的醫學系,都有學生在網路社群反映,原定的讀書計畫或生涯規劃被打亂。

李姓學生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長庚大學、台北醫學大學、國防醫學院、馬偕醫學院、慈濟大學、義守大學等6校的醫學系學生多以參加寒考為主,學校會將基礎醫學課程安排在大四上學期結束前上完,但考試院修法後,醫學生就必須修完大四下的臨床課程才能去考試。

李姓學生提到,原本要參加寒考的學生,有些可能早就規劃大四下出國交換,現在計畫被打亂,且目前醫學系課程都已安排,也很難臨時加進博雅課程,因此目前的在學生可能難以從新制中受益。

對於考試院宣布的新制,李姓學生認為,雖然立意良善,但實施時程有些操之過急且無緩衝期,建議應該從修法公布後入學的新生開始適用;先前草案提出時,台灣醫學生聯合會就曾發函反映,卻沒有下文,學生受到的影響最大,考試院卻沒有找學生去討論,感覺學生的意見未受到重視。

台北醫學大學校長吳麥斯受訪時提到,既然規定有所改變,校方除了重新調整課程,同時也會與學生充分溝通,以保障學生權益。

台灣大學醫學院院長倪衍玄表示,過去並無相關規定,導致有些人會抱著多考幾次來「增加考上機率」、「當作經驗」的心態,反而分心一直準備考試,甚至跑去補習,卻未好好完成正規課程,且若校方因此調整壓縮課程,恐影響醫師養成,新規定「挺好的」。(編輯:管中維)113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