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7月經常性薪資約在15萬!」公會聲明引勞動部統計:私人企業主管可能更高

針對醫師薪資與健保制度,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15日發出聲明,指「醫師月收高達1、200萬元」與醫療實務有差距,根據勞動部2022年薪資調查統計,醫師之7月經常性薪資為15.6萬,年總薪資為230.2萬元。醫師公會全聯會呼籲,盼社會在正確資訊下,體認醫療投資不足的真正問題。

聲明指出,風傳媒5月14日刊載文中,提及國內醫師薪資資訊長期不透明,僅以部分的資訊初步推估,大多數醫院醫師收入高達每月1、200萬元是常見的,初探台灣一名主治醫師平均收入,可能在每年800萬元以上,相當高,這與醫療實務實有差距。

醫師公會全聯會表示,以勞動部2022年執行職類別薪資調查,統計在醫療保健業及社會工作服務業中醫療相關全時受員工之薪資數據,其中,醫師之7月經常性薪資(7月全月31天工作報酬)為15萬6178元,年薪(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總薪資為230.2萬元。

醫師公會全聯會提到,日前已就「健保申報點數不等於醫師個人所得」一事召開記者會澄清,現實狀況是私人企業主管薪水可能都比醫師高,遑論醫師工作時長、潛在醫療糾紛、醫療暴力等不利工作條件。期待社會大眾在正確的資訊下,體認醫療投資不足的真正問題,共同為提升台灣醫療健保永續發展攜手努力。

以下為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聲明全文

<cite>(取自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網站)</cite>
(取自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網站)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