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也推薦!64歲資深主播勤練這運動,不只瘦身、連「防呆」都有用


【蔡經謙報導】64歲資深媒體人沈春華駐顏有術,健康、神采奕奕的模樣令人稱羨,她曾在臉書專頁中回憶20歲大學時光,被網友大讚「美麗依舊」。從小就多才多藝的她,除了彈鋼琴外,閒暇時還會練瑜珈、跳國標舞。她多次在臉書曬出練舞影片,建議粉絲一定要動起來,她認為,不管在哪一個人生階段中,運動都非常重要,也是中年後快樂無虞的關鍵之一。

除了沈春華,在演藝圈中,還有多位藝人熱愛國標舞或各式舞蹈。如歌手賴慧如、演員何篤霖都曾透過跳國標瘦身成功,何篤霖甚至在3個月內瘦下10kg、肚子變得緊實,並笑稱跳國標是防失智的「防呆機制」。

專業國標舞老師趙敏榮、陳秀玲曾受媒體訪問說明,跳國標舞不須筋開腰軟,或運動能力多強,也跟舞蹈底子多寡、年紀多大無關,只要能走、能看、能說、手抬得起來,就可以練習。此外,國標舞還可同時訓練心肺耐力、肌耐力,並有預防失智、強化體能等功效。

跳舞是天然良藥!不僅防失智,4大好處一次公開

跳舞兼顧運動、社交、娛樂,預防失智超加分

振興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袁瑋也曾大力推薦跳舞,他指出,運動不僅能減少心血管風險,還可增加腦神經營養因子,減少血管性失智、阿茲海默風險。而相較於跑步等運動,跳舞更能訓練反應能力,而且能與人互動,複雜度雖然較高,但能同時兼顧社交、娛樂與成就感。


跳舞可訓練平衡感、降低跌倒風險

胸腔暨重症專科黃軒重症則曾於粉絲專頁,引述發表於《JAMA Network》的研究指出,65歲以上高齡者每周跳舞1次以上,就可降低37%跌倒風險,建議民眾帶長者跳舞,訓練平衡感並提高運動機能。

另一篇發表於《人類神經科學先鋒》(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的德國研究,則以平均年齡68歲的民眾為對象,發現和進行間歇訓練的人相比,跳社交舞的人不只海馬迴變大,還可改善平衡狀況。

跳舞可以抗憂鬱、焦慮,改善精神狀況

美國卓克索大學(Drexel University)創意藝術療法專家Jacelyn Biondo指出,跳舞和騎單車等較單一的運動截然不同,可允許民眾表達自我。而跳舞同時也對憂鬱、焦慮症患者產生積極影響。

Jacelyn Biondo研究發現,和使用一般談話治療的民眾相比,跳舞治療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較不會出現幻聽、幻想,就算一個人在房間獨自舞動也能得到益處。

跳舞熱量消耗驚人,有助瘦身、腰腹緊實

跳舞所消耗的熱量與減重效果可能超乎一般人的想像,根據台中榮總衛教資料,各式各樣的舞蹈之運動強度(代謝當量、METs)可達5~10。

METs是用於計算人從事身體活動時的代謝量,計算方式為:熱量 = METs x 運動時間(分鐘)x 體重(公斤)x 0.0175。換句話說,若是80kg民眾,以10METs強度跳舞60分鐘,即可消耗840大卡。

而英國布萊頓大學(University of Brighton)與美國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的研究也發現,跳舞半小時可燃燒的熱量比跑步還要多。若是強調鍛鍊心肺、燃燒脂肪的重節奏舞蹈(如Zumba),跳1小時更是最多可燃燒近1000大卡。不論是年輕人還是中高齡者,只要是想維持身體健康、預防失智、訓練平衡、瘦身的民眾,跳舞都是個不錯的運動選項。


快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讓我們守護你每一天的健康

延伸閱讀:


原文引自:64歲沈春華曬勤練影片,醫生也大推!這運動不只肚緊實瘦身,連「防呆」都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