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界耆老傅炎森醫師31日台北一殯景行廳告別式 生前保安濟世功績斐然

台南醫界耆老傅炎森醫師(翁壽男先生提供)
台南醫界耆老傅炎森醫師(翁壽男先生提供)

記者黃秋儒/台北報導

台南醫界耆老傅炎森醫師於5月12日上午壽終正寢,孝男炳山暨孝眷隨侍在側,享耆壽99歲,將於5月31日上午8時舉行家祭、9時公祭,隨即發引安葬於新店長樂墓園。

傅炎森老醫師於1925年農曆11月3日出生於台灣台南市中西區的舊街區。從小就在赤崁樓、天后宮一帶成長。從忠義路到民權路就是他最熟悉的地段。小學讀的是日治時代的末廣公學校(現今進學國小)。中學就讀南二中也就是現今的南一中。畢業後曾在高雄橋頭的仕隆國小擔任短期教職,後考進台北帝國大學(為國立臺灣大學前身及國立中興大學前身的一部分)醫學院,專攻婦產科,畢業後於台北市公館羅斯福路開設「愛生婦產科」病房數增加後改為「愛生醫院」。執業行醫超過50年,因歷經嬰兒潮時期,接生的嬰兒人數以千人計,可謂驚人亦不為過。其間完成了許多當時十分困難的手術,常常一進手術房就是好幾個小時。且當時二戰後不久,生活環境差,對於許多來自農村患者的急診,常常就宛若義診,濟世行醫。

炎森醫師共有10位兄弟姐妹,排行長男。父親傅清江是位成功的貿易商,母親亦為經商達人,在台南算是大家族了。姊弟妹們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凋零,但只要有機會聚會,他回到台南的時候就會邀請他們來聚會。姊妹多適醫生,因此,家族中活躍於醫學界者衆。
炎森醫師常追溯與徐千田前輩醫師共同執刀的光榮經歷。他的醫院也引進了當時昂貴的設備,譬如X光機、超音波、嬰兒保溫器,手術室除菌設備等。大手術也常找多位醫生來共同執行,可謂求精求進,不落人後。

夫人傅陳珠蘭女士乃彩繪大師陳玉峰之女,二人鶼鰈情深,至情至性。岳父陳玉峰在醫院剛成立時,也協助繪了人體解剖圖等。其中,手繪大幅保生大帝「禁方濟世」圖及「八仙過海」圖,期許以畫為銘,也激勵了他不斷精進醫術,救助人命。

炎森醫師認為維持自己身體健朗,就不會給兒女們帶來太多的負擔,總是努力的鍛鍊身體,或許是小時候練少林武術,中學又練日本劍道,身體一直十分強健。由於頭腦清晰,除了下一手好棋外,數理更是強項,甚至到過世前,仍然可自行操作經濟活動。過逝前,曾因落床送醫時,心肺功能已衰,但住院幾天就恢復正常出院。回家後恢復常規作息。家人都感到驚訝不已,他生命的毅力令人感動。

炎森醫師有一子五女,長男炳山、長女愛惠(適翁壽男)、次女麗蓉(適鄭偉毅)、三女美亮(適李界元)、四女慧音(適黃卓治)、五女玉萱(適楊萬政)。對兒女的教育,感覺就是一個自由開放的觀念。因此,兒孫婿中有醫生、藥師、教授、化學家、藝術家等在各領域中有所表現。鼓勵孫輩的「愛生青年團line」群組,促進相互交流及和諧相處。這個以他為中心的氛圍就是一個融洽愉快的總和。

80多歲退休後,炎森醫師就常和兒孫輩浩浩蕩蕩出國旅遊,10多年來,走過日本、中國、紐澳、南非、非洲、俄羅斯等地,也給家人留下許多笑聲及無限的回憶。在兒女們的心中,就是智慧又堅強的父親。對孫輩而言,就是一位和藹可親的阿公。

除了精進醫術外,炎森醫師多年前更利用休息時間,研究台灣的民俗文化,並以日文出版一本細述台灣民俗的書,書名「台灣民俗歲時:年中行事(1987)」。這本書除現在存於國內圖書館外,在日本書坊仍然可以買到。他的生活文化是以科學為本,但遵循台灣道統,凡事守節,行禮如儀,廣示模範。自己則講求效率,嚴守自己的尊嚴,也十分尊重他人的隱私。從不盛怒嚴詞或亂發脾氣,即使自身臥病在床,也一樣。感覺他就是一個榜樣,兒孫輩們無形中受益良多。

炎森醫師的正義凜然,秉持真情至性,努力不懈的保安濟世而功績斐然。對家人更是熟思遠慮,細心體貼且支持支援。可說是不寂寞於生命,坦蕩蕩於生涯,更流芳於後世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