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廣角鏡】悲傷總是壞的?快樂總是好的?

(作者鄭春鴻為今年春天將在松山社區大學開設一門課「生命故事創作班」,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進入課程介紹網頁了解。報名電洽松山社大02-27475431)

「悲傷總是壞的,快樂總是好的」(Sadness is always bad, Happiness is always good.) 你一定跟大家一樣這麼想著。但真是這樣嗎?

瓊•格魯伯(June Gruber ) 說 :「這樣的觀點必須淘汰。」格魯伯是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心理學教授,專攻積極情感和精神病理學。她的革命性觀點,其實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1856~1950)在將近百年前,不必做甚麼心理學科研,就直接告訴我們:「終身幸福!這是任何活著的人都無法忍受的,那將是人間地獄。」(A lifetime of happiness! No man alive could bear it: it would be hell on earth.)

格魯伯說,「悲傷、恐懼等消極情緒是不利於我們的心理幸福感的,而像幸福、快樂這樣的積極情緒,是好的,是對我們有利的。」這種刻板的觀念應該被淘汰了。日常生活上,我們被鼓勵忘掉煩惱,「休閒」變成世紀偉大的學問,我們互相學習要四處旅行,吃喝玩樂聽看買,因為這是「幸福」的本尊。其實,這種把情緒做為價值判斷,放在情感科學框架中,對於幸福感來說,究竟何者產生促進作用?何者造成阻礙作用,理未易明,值得深究。有人把憂鬱形容成葡萄乾,而葡萄乾是一顆「發愁的葡萄」,它是另一種「滋味」的葡萄,喜歡吃它的人,還多著呢!

早期的享樂主義,來自「伊壁鳩魯主義」(Epicureanism),認為享樂是人類最重要的追求。這一詞語的來源是希臘語的「pleasure」。一直到今日,我們因為悶悶不樂,就會自行「對號入座」說自己得了「憂鬱症」去尋醫,認知行為療法這類以經驗為基礎的治療方法,也會側重於將減少負面情緒作為強化幸福感來做為治療。情緒如果這麼「機械」,如此,就沒有「精神」科醫師了,因為他們把人的情緒看得太簡單了,不是正面就是反面,以為翻雲覆雨一下就可以改變心靈,簡直把憂鬱看做「發炎」,他開的還不只是抗發炎藥;而是讓你「忘了我是誰」的藥,說是讓你恢復到「正常面」。所幸,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工作證實,消極情緒對我們的心理幸福感也是至關重要的。

研究指出,消極情緒通過向我們提供重要線索,這些線索是具有威脅性的或需要注意的問題,比如,人際上不健康的關係或危險情況等,幫助我們在進化過程中生存下來;消極情緒也能使我們不會只看電視節目,越看越呆,而會批判他人的觀點,更加專注,讓我們減少固定思維模式,幫助我們養成關注細節的分析性的思維,增強視覺記憶,增強我們在完成具有挑戰性任務時的持久性。反而,如果人們一再地試圖抑制消極情緒,拒絕接受和欣賞它,反而會適得其反,越是抑制就越會增強痛苦感,而且還會加劇藥物濫用、暴飲暴食的臨床症狀,甚至會使當事人產生自殺的想法。

情緒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

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研究都對「積極情緒是好的」這一觀點提出了反對意見:積極情緒助長了以自我為中心的行為,包括自私、固定思維、欺騙以及不誠實,並在某些情況下引發同理心氾濫;積極情緒與注意力分散和注重細節的工作能力受損有較大關係。因為積極情緒能夠減少壓抑感,所以與冒險和死亡率的升高也有關係。事實上,積極的情緒並不總是有利的,有時對我們的幸福感甚至生存造成阻礙。情緒並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僅僅以「消極情緒」或「積極情緒」來評價情緒的好壞,是不合理的。

可見,消極情緒對我們來說並沒有那麼糟糕。而且,缺少了消極情緒,將更難進行心理調節。心理幸福感不是由某一類情緒決定的,而是由包括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在內的「多種情緒」共同決定的。一種情緒是「好」是「壞」與情緒本身並沒有特別的關係,重要的是我們如何控制生活中各類情緒的起落。

所以,新的研究重點是要根據情景進行判斷,某種情緒的展開是幫助還是阻礙了個人目標的實現,哪種情緒管理策略(是重新評估還是轉移目標)最適合當時的情況。此外,一個人的有較好的心理靈活性,也能幫助其取得更好的效果。

如果你想要更清楚以上的論述,最簡單的方法,是去找一個非常好看的動畫電影來看,片名是《腦筋急轉彎》(Inside Out),看懂這一部電影,它表達得比任何一個精神科醫師開給你的藥要更有效百倍。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