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早一步|大林慈濟:到院前無痛環境

醫療若能早一步,病患、傷者就能減少痛苦,甚至預防疾病發生。「醫療早一步」系列報導,我們帶您看大林慈院如何超前部署,在癌症篩檢,長者人權,以及無痛急救的領域都有具體成效。今天先從無痛急救看起,以往傷患到達醫院才能給予管制藥品止痛,現在,在事故的第一現場,就可以開始進行無痛急救。

民雄高救隊高級救護技術員 吳俊德:「當天患者是被垃圾車壓制在底下,導致他大腿變形 無法脫困 。」

外傷患者承受巨大痛楚,抵達這起事故現場的救護員,做出了不同以往的處置。

民雄高救隊高級救護技術員 吳俊德:「我們就決定做一個疼痛指數,臉譜的依據 判斷他有10分了。」

他們拿出救護車裡,鎖在保險櫃裡的Tramadol這是四級管制藥品。

嘉義縣消防局第二大隊長 蔡朝全:「這種管制藥品要出(離開)醫院,其實很困難,因為你從進庫跟出庫,它的數量都是管制的 。」

大林慈院急診部主任 李宜恭:「因為他們沒有藥證可以去買,我們就必須要由醫院,或診所醫療機構去幫忙。」

大林慈院和嘉義縣消防局合作,為急救無痛醫療,展開歷史性的第一步。

大林慈院急診部主任 李宜恭:「我們急救的手,藉由他們伸展到社區,就是整個合作的最開始的構想。」

大林慈院提供管制藥,配置在嘉義民雄高級救護隊,屬於預立醫囑,使用這項藥品必須經過訓練,具備高級救護技術員的資格。

民雄高救隊高級救護技術員 何政壕:「這個是我們嘉義縣消防局,目前在到院前使用,止痛藥物的評核表跟管制名單 。」

食藥署管制藥品組副組長 張志旭:「即使消防局有這樣的配置,他還是要將他使用的,這些管制藥品,詳實登載於報表跟簿冊上面,回報給大林慈濟醫院 。」

能否用管制藥來止痛,判斷標準有三,傷患年滿18歲;意識清楚;視覺疼痛指數 6分以上,一次只能使用半瓶,沒用完的另一半,需按照規定銷毀,並且像這樣錄影存證,嚴格管控,避免濫用。

大林慈院急診部主任 李宜恭:「它的藥效大概,10到15分鐘以後,會開始有止痛的效果,它要管制是因為,也會跟嗎啡一樣會上癮,可是它是第四級管制藥,嗎啡是(管制藥)第一級。」

嘉義縣消防局長 蔡建安:「救護車到達就是急診的開始,包括救護的願景當中,我們把人本跟專業弄在一起。」

大林慈院醫療部主任 曾國枝:「這是一個多方win win win win,多贏的situation一個狀況,也就是說 病人能得到止痛,醫院其實也幫助了,消防局的EMT-P(高級救護技術員),在外面給他們的一些支持。」

無痛醫療從醫院內延伸到院外,若施行成效符合預期,可望擴大量能,為傷患減輕痛苦。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新竹大火志工趕赴現場 支援物資關懷住戶
倒臥樓梯間送醫不治 新竹火警2消防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