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科技日新月異 脊損傷友重生希望

慈濟醫療體系成熟茁壯,在全台各地有八家醫院和一家診所,儼然是一支強勁隊伍,也像一張綿密醫療網,不斷研究提升醫療技術,在細胞治療和電刺激都有成功案例,現在針對病友的需求,更量身訂做就醫計畫,以愛之名守護生命。

20歲發生重大車禍,全身癱瘓過5年才等到治療契機。簡先生用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治療,手術後第一年密集復健,在眾人的見證中起立行走,寫下紀錄。

脊損病友 簡先生:「手術其實很成功,就是靠自己復健,跟神經的恢復狀況。」

花蓮慈院神經醫學科學中心主任 邱琮朗:「脊髓這個地方它有感覺(神經),也有運動(神經),你這邊把細胞種進去,這些細胞它要活下來,要怎麼去連結這些神經束。」

種進去的細胞活下來,還必須搭配運動,否則成效將大打折扣。

台中慈院神經醫學中心主任 林英超:「我們(醫師)只是接通了這條電路,但是這幾條電路,你必須要靠積極復健,你才會長肉,當你不復健不運動,這些肉是會被收回去的。」

自體細胞治療是把自己的細胞取出來,培養之後再種到脊髓內,讓原本因為受傷失去細胞的地方得以修復,進而持續增生;而脊髓電刺激則是在脊椎內植入神經刺激器,透過電極發送電流到神經節,協助病人控制肌肉群,達到肌力恢復。

台中慈院神經醫學中心主任 林英超:「我們要從腦袋傳達到我們的腳,是一個微電流,有些時候,你可以產生一個協同的效果,或放大這個效果。」

花蓮慈院神經醫學科學中心主任 邱琮朗:「加強訊號,他原來細胞可能本來有一萬顆,受傷了剩下一千顆,那是不足的,訊號可以放大,仍然是一千顆細胞,但是(電刺激)它的功能會變強。」

慈濟醫療脊損重建團隊為了病友,成立網路社群,脊管家APP持續傳入病友求助訊號。

花蓮慈院個管師 吳之云:「他們什麼時段任何時段,(病友)都有可能會諮詢我,沒有分上下班的時間。」

楊小姐癱瘓10年,住在養護之家,多次就醫都無法解除心頭大患,還好有這個網路應有程式,她獲得心靈慰藉與協助,個管師正在為她擬定就醫計畫。

脊損病友 楊小姐:「常常泌尿道感染,長期吃藥,藥吃久了 會有抗藥性,也是一直有住院,就一直沒得到醫治。我知道他(郭漢祟醫師)專門有在鑽研我們脊椎損傷、泌尿道感染這個區塊。」

如今慈濟醫療團隊成為脊損病友的靠山,她殷殷期盼,糾纏多年的老毛病能獲得有效治療,近乎絕望的生活總算露出一線曙光。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呵護障兒百寶袋 小物安撫"固著行為"
特警退休投身環保 轉換跑道服務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