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類股 拉回即買點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醫療類股今年來漲贏全球股市,最近卻遭遇獲利了結賣壓,四大次產業全面拉回,近兩周來以生技股受傷最重;法人建議,著眼於今年併購熱潮並未冷卻,並且以中小型併購案做為主流,建議逢低布局時,宜選擇平衡配置製藥、醫療服務、醫療器材、生技的醫療保健概念基金。 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分析,NBI上周持續修正,回測3300點支撐區,然結構尚未止穩,近期觀察能否站回3,350點,始具止穩力道,否則可能暫時轉弱,拉長看今年醫療保健四大次產業的表現,其實醫療器材漲幅更勝生技,目前醫療類股整體本益比為16.4倍,仍低於歷史平均18.1倍,短線修正是投資人進場的良機。 針對美國醫療產業的併購行情,江宜虔剖析,美國總統川普力倡引導海外資金回流美國,併購資金更加充沛,光是上半年,醫療龍頭嬌生在1月宣布以300億美元併購瑞士生物科技公司Actelion,強化其罕見疾病藥品的研發動能。 近期,線上問診公司Teladoc也宣布併購醫療諮詢服務平Best Doctors,未來公司線上問診服務將延伸到可獲取全球知名醫生的意見諮詢。 江宜虔預期,醫療保健類股中小型併購案已成為主流,預料強強聯手的行情,讓基金看俏,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以來,醫療產業併購價格平均較市場價格高,平均溢價幅度為80%,溢價幅度的中位數為55%,隨著醫療產業股價出現暫時修正,被併購標的目前的股價更具吸引力,投資人可開始針對醫療基金分批布局,掌握反彈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