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年金及長期看護險

工商時報【記者彭禎伶╱台北報導】 「現在平均每7位年輕人扶養1位老人,20年後,將是2.5位年輕人扶養1位老人。」金管會副主委李紀珠親自拍攝廣告,呼籲民眾注意老年化社會的保險規劃;保險局亦定出年金險、醫療險及長期看護險為未來因應老年化社會的3大重要保單。 落實行政院因應高齡化社會的政策方向,金管會特別要求保發中心開闢「完美人生高齡化」專區,宣導民眾在政策保險及國家社福之餘,要為自己的老年生活預作準備。 依據內政部統計顯示,台灣在1993年65歲以上老人就已達總人口7%,正式進入高齡化社會,老年人口平均每年以0.2%速度成長,在2010年老年人口比率占總人口10.74%,預計在2017年將增加到14%,達到國際慣例所稱的高齡社會,在2025年再增加為20%,邁入超高齡社會。 台灣社會面臨老年化、少子化,過去養兒防老的觀念將不再適用,因此政府也積極建置如老人年金、長照制度,金管會則鼓勵業者多推出醫療險、長期看護險及年金險,協助民眾提早準備老年化社會的到來。 金管會分析,隨著平均餘命拉長、醫療進步,老年生活需要更多的醫療支出,提早規劃醫療險,可讓老年醫療品質得以確保。 同時老年可能面臨失智、失能,需要長期專人照護的費用,則可由長期看護險來確保;至於退休生活的經濟來源,則要試算自己退休希望每月能有多少錢,現在就要用利變型年金、投資型變額年金等預做規劃。 保險局表示,目前相關老年化社會的保單有些已推出,有些仍待進一步設計,如團體年金目前壽險公會已有草案,仍待與業者進一步討論,涉及賦稅優惠等問題,未來也將透過跨部會會議來討論,逐步形成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