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醫不捨│大林慈院產後護理 中醫蔬食調理氣血

台灣俗語「月內無做好,到老就艱苦」,女性產後調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因為媽媽從懷孕到生產,身體經過一場重大變化,因此產後4到6周的「坐月子」期間,必須從飲食、藥膳和醫療等方式,調養身體,媽媽健康,母乳充足,寶寶才會健康。今天的「醫醫不捨」專題,用中醫療法,帶您了解產婦的食補和身體調養。

產婦 李太太:「 慈濟的蔬食餐,都是用一些青菜、當季的蔬果類,下去做調配。」

大林慈院中醫師 陳佳蓉:「(坐月子)最適合的話,還是循序漸進,不能就是,我一剛產後就開始吃一些很滋膩、很補的。」

3年內迎接第2個小生命,李太太選擇這裡坐月子。

產婦 李太太:「第一次(胎)來的經驗還不錯,除了他們的照護上很貼心之外,而且我覺得他們的月子餐吃起來,對身體真的是有改善有幫助的。」

從懷孕到生產,是一個非常耗氣傷血的過程,產婦症狀通常為腰痠、水腫、乳房脹痛、惡露頻繁,於是坐月子期間,蔬食減輕負擔,藥膳調理氣血,都很重要。

大林慈院產後護理之家護理長 馮瑞伶:「媽媽服用之後,可以達到氣血的恢復,再來是母乳量的提升,讓媽媽在整個坐月子的期間可以達到一個身心平衡。」

在大林慈院誕生的寶寶,回到娘家。寶寶向前衝,個個頭好壯壯。大林慈院產後護理之家啟用4年,服務570多名產婦,610多名嬰兒。中醫師陳佳蓉,在半年前生下第2胎,身兼醫師和媽媽身分的她,對於產後調理很有心得。

大林慈院中醫師 陳佳蓉:「平常都在看媽媽(產婦)在(產後)護理之家裡,就想說第二胎我也來住一下(產後護理之家),體驗看看,這裡就是有專業的人幫助我們(產婦),寶寶吃得也很好,就會覺得好棒啊。」

一個月換一輩子的幸福,如今的陳醫師,在家哺育2個可愛寶寶,外出投入滿檔救人工作,體力充沛、春風滿面。

大林慈院中醫師 陳佳蓉:「感同身受每個媽媽,在產後是最需要你的專業,跟最需要你的同理(心)。」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0301慈濟歷史上的今天
大陸冷氣團來 周五清晨最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