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國企混改 陸新時代爭世界一流

旺報【記者陳曼儂╱專題報導】 大陸從「十八大」以來,一直在進行、但很難取得成效與變化的,就是國資國企改革,身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項目,投下大量政府資源,到了「十九大」的「新時代」,勢必要取得突破,今年宣示要國企變成有全球競爭力的一流公司,這件事原本台灣輿論不太關注,然而在最新的「惠台31項」中,提到會開放台灣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了今年一條台商新的掘金之路。 如果有在大陸工作或生活過,就可發現在大陸,國企、央企等在業界曾地位像是太上皇,員工是鐵飯碗,企業不需關注盈虧、政府銀行等都會積極撥錢給他們,很多還是獨占事業,民營企業只能圍繞著他們,撿一點剩餘的相關商機來作。 第一波 先掃殭屍企業 吃大鍋飯心態和肥貓聚集,當然導致效率不彰、不思進步等問題,加上整體大環境轉型,先前第一波改革,就是先把產能過剩行業,像是煤炭鋼鐵等關廠、整併,把一些不運作的「殭屍企業」清除。 而在世界經濟論壇2018年年會上,大陸國資委主任肖亞慶提到今年起國企發展的新目標,就是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後,對國企的新要求。 今年地方國企重組也出現亮點,像是1月傳出北京首都旅遊集團和北京王府井東安集團要合併重組,首旅集團資產總額超千億元人民幣,這將從旅遊事業,轉為作北京旅遊商貿服務產業的核心載體。 因為「十九大」報告提到,要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結構調整和戰略性重組,所以要求他們聚焦發展實體經濟,除了做強主業,還要推進「橫向聯合、縱向整合」和專業化重組,強強聯手下,預計未來會誕生不少跨行業的巨頭。 陸混改牽動市場神經 作為去年最重要的混改試點,中國聯通引入10家戰略投資者,讓聯通集團持股比例降至36.7%,形成多元化股權結構,今年最新的董事會改選,則在8名非獨立董事中,引進4名來自民營的網路公司,牽動市場神經。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而現在也成了台商拓展資源的巨大窗口!大陸國台辦在2月28日宣佈《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其中31條具體措施中,12條涉及加快給予台資企業與大陸企業同等待遇,其中就包括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畫項目、基礎設施建設、政府採購和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 「這絕對會是好生意!」上海市台商協會會長李政宏表示,大陸國企規模大、實力強,融資容易,有些還具獨占性,台商若能參與,肯定是有商機;大陸全國台企聯副會長林子凱也 認為,在現在各行業市場極度競爭的情況下,替台商另闢了一條康莊大道,讓台商有更多機會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