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山之廚|感受風光自然流動的新型態空間
里山之廚|感受風光自然流動的新型態空間
整理|Tracy 圖片提供|日衍建築師事務所
座落於阿里山山腳下的竹崎高中,其原本的中央廚房因設備老舊與機能不足已日漸不敷使用,校方因此決定在旁擇一基地建造新的中央廚房。擔下此重責大任的日衍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團隊在實際場勘,感受基地周邊地勢與自然樣貌之後,希望保留原有的環境與地貌,試著將地形等基地獨特的狀態轉化,利用原基地的高低落差,融合周邊地景元素與色調形成一連串的敘事空間(Scenario),同時也作為廚房、教學等多功能使用的新狀態(Programming),縝密的規劃與細節的設計讓此案獲得了2023金點設計獎空間項目類別獎項的肯定。
建立新中央廚房與原校地的關聯性
竹崎高中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基地同時位於山坡地與斷層帶範圍,因此空間規模受限制;而校區內空間緊湊,既有廚房空間位處校園邊緣零碎的空間,緊鄰教學與行政空間;設計團隊希望藉由規劃重新建構基地與原有校地的關聯,使新建中央廚房開放於整體校園中,並運用校園坡地特性,盡可能減少挖填土方,形塑尊重自然環境的地域建築(Tectonic Architecture)。
基地因位於地質斷層帶,開發面積與設計均受地理位置影響,整體規劃盡量以降低開發面積、減少地層擾動的目標進行,運用既有地形將廚房取餐口配置於高處,降低整地造成的環境干擾,同時利用基地地形規劃得天獨厚的廚房取餐、裝卸貨分流空間系統,也藉以提升廚房出餐效率,而新設計之二層平台空間與屋頂花園則呼應新舊廚房空間,同時提供師生食農教育與空間使用上更彈性的教學、用餐與半戶外活動空間,達成新型態教學與廚房結合之初衷。
呼應風土氣候的建築設計
過往廚房設計為節省經費,設計高效率使用的廚房,大多追求基地面積的完全開發,而封閉不通風的純粹機能,舊有配置方式也往往形成室內環境不通風、倚靠極具耗能的通風與空調系統維持室內的工作狀態與舒適性,如此不只提高日後設備運作及維護管理費用問題,更因長期處於不通風的空間中,使工作者容易造成頭暈四肢無力等狀況,進而影響廚工與工作之身心狀況。
新建中央廚房之建築形體呼應阿里山下竹崎地區的風土氣候,觀察研究氣候與日曬情況,希望建構出一個舒適、節能的物理環境;整體量體採挑高設計,運用地形落差自然形成備餐區、裝卸貨區;運用牆面量體規劃自然風場系統,使廚房作業區域可選擇封閉的備餐作業期間與休餐後自然通風的舒適環境,擺脫以往廚房潮溼黏膩的印象;大面落地窗、環繞之穿廊則重新建構一連串的行走路線,使廚房不再是封閉狀態,而是師生學習,體驗的新形態空間。形體上同時使用竹崎在地「桂竹」形塑成竹紋清水模面牆,矗立於校園主要動線之節點,也形成校園之中低調溫暖且厚實的一隅。
偏鄉地區人工與物料的掙扎
談到在興建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與挑戰,設計團隊表示:「竹崎地區因其獨特地理位置,針對人工、物料以及施工方式,都有先天缺漏需要多方考量的狀況,我們盡可能使用常見的材料如磚牆、RC牆面,並且轉化常見材料的施作細節,試圖與施工團隊建立一定的默契,直接於現場研究、隨時調整施作之方法,用常用材料,表現出細緻的紋理與細節。」
磚牆採窯燒磚牆,選用之色系搭配竹崎周遭環境,並且針對細節與形體之間的進退面做整體考量,外牆則以杉木紋清水模板還原出自然之紋理,於拆模後形成最原始之樣貌,後續不附著塗料,希望整體型態能夠符合竹崎與阿里山腳下一貫低調、內斂之特質。
無形與有形元素自然交匯融合
設計團隊更深入說明道:「建築材料隨著時間,漸漸產生自己的屬性,當夕陽灑下,空間與形體此時形塑獨樹一格的氛圍,縱然原本單純的廚房作業機能,此時也散發竹崎本地獨有的詩性,過往既有的地形坡度不再是師生們原本極欲排拒的狀態,而是重新建構為一齣行走中饒富情境的空間體驗;材料也仰賴構造與細部,開始從冰冷無情的型態過渡到富含溫暖且厚實有情的氛圍。」
建築空間加上竹崎地區溫暖和煦的光線、季風,成為一連串空間質感的交互作用,漸漸形塑成此地的詩意性,一種超越理性,本質互相浸化的感性。阿里山腳下美好的暖風、光影、樹林與變換無窮的坡形,其實一直都在這裡,等著我們迎接,藉由空間與建築的介入,也讓這些元素,組合成一幅專屬的,似乎從來就在此的沉穩情境。
更多精彩內容 : www.idshow.com.tw/id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