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電股王華城今年股價342→945元,一度超越台積電,毛利率更勝聯電!總經理許逸德:大家聽過「豬站在風口上都會飛」,但豬如何聞香爬到風口去?


重電股王華城電機(1519)肯定是2024年的飆股,今年截至周四(20日)股價已經飆升176%,收盤站上945元,全年已經翻揚603元,最高曾衝到988元,極有可能成為下一檔千金股!

不僅如此,華城股價這個月一度超越台積電,而且毛利率去年達到31%,今年第一季更衝上34%,超越了聯電同期的30.9%。

華城是傳產股,為何去年以來成長如此迅猛,營運表現極度亮眼?

在華城家族第三代、現任總經理許逸德眼中,這個基礎早在55年前祖父許憲樑創業時,就已經奠下了,而要在外在環境變化中抓到機會,就一定要向國內外的成功企業學習。

「豬是怎麼聞到味道,匍匐前進到那個風口?」

台灣董事學會周三(19日)舉行2024年會,主題是「全球競合局勢下,發掘台灣企業國際競爭力」,並邀請華城電機總經理許逸德及日本三菱商事台灣董事長三田地肇,以「國際成長的挑戰與決策」為題對談。

許逸德在簡報時表示,大家都聽過一個市場說法,「景氣一來,豬站在風口都會飛起來」,但「這句話沒有說明的是,那個豬是怎麼聞到那個味道,匍匐前進到那個風口?」

「在其他人還在(股價)100塊、200塊的低空繚繞的時候,為什麼那個豬可以快要到1000塊?」

許逸德分享,華城電機可以飛起來的秘密,大致有以下幾個,就是向國內產業龍頭學習、向國外獨角獸學習、抓住重電產業的新機會,以及發展外銷市場。

第一,向國內產業龍頭學習

許逸德表示,他除了擔任華城電機總經理,也是多個相關公協會或業界團體的幹部。以前長輩可能認為,一個人名片拿出來,上面列出來的各種頭銜一大堆,完全就是大頭症。

但他自己接掌華城總經理職務多年後,對於這點的想法開始改變。

「 我看到國內產業的龍頭,在各大公協會(高層),當政府政策要做WTO(世界貿易組織)的開放,或相關政策擬定時,一定是徵詢這些相關公協會核心成員的意見,進而影響政策。」

「政府想要證明,這些政策不是笨蛋,必須要有人受惠於政策,讓企業受惠於政策。」

他認為,既然龍頭廠商或大企業積極參與幾大公協會,中小企業當然要照做,才能及時掌握政府政策及市場機會。」

第二,向成長最快的國外獨角獸學習

「什麼是獨角獸?它是在國際市場上,成立不到十年,市值卻超過10億美金的(新創公司),比方過去的Apple、Google、Amazon,或是現在改名叫Meta的Facebook。」

「這一些軟體殺手級應用的公司,在短期內快速成長。我從他們身上觀察到的是,他們都某種程度的解決了顧客使用上的痛點。如果解決顧客的問題,顧客就會解決你訂單的問題。」

「你會發現,如果只想讓產品,以生產成本加上利潤來賣價差,產品會非常難賣。」

「可是如果你一心想解決顧客的問題,後來的獲利跟營收,只是解決問題的相對報酬而已。」

第三,抓住重電產業的新機會

許逸德指出,重電產業美妙之處,在於隨著科技發展,如今有了智慧電網、分散式電網、雙向式電表及儲能設備等,還有新興能源導入,包括地熱、離岸風電及目前很夯的SMR(小型模組化反應爐)。

「每一次技術的提升、成本的降低,都是另外一次的賽道,跟另外一次彎道超車的機會!」

第四,拓展外銷市場,才能做大做強

他指出,台灣是個彈丸之地,而台灣企業超過九成是中小企業。如果想要從中小企業變身為中大型企業,外銷就是必走之路。

以華城電機為例,2023年出口貢獻36%營收,卻創造50%獲利,未來出口的營收佔比只會更高。

「當我們國內同業當初在GATT(關稅及貿易總協定,WTO前身)跟WTO(世界貿易組織),思考如何抵禦外商時,我父親講了一句話。『難道你現在抵禦它進到台灣的時程,它就會倒嗎?不會的』。」

「所以跟打拳擊一樣,打不過他,你可以擁抱他,所以我們立志要成為外商在台灣發展最好的朋友。這是為什麼我們成為國際各大廠在台灣的維修中心、服務中心,以及當所有的(離岸風電)開發商到台灣來開發風場時,我們是大家最佳的合作夥伴。」

「人多的地方不要去,要走不一樣的路,才能彎道超車」

許逸德最後也提到,身為傳產的中小企業,想要轉型升級,把握市場機會,就需要「了解你的產業、懂得遊戲規則,跟玩得好的人學。然後呢,人多的地方不要去,因為必須要跟別人走不一樣的路,才能夠玩到(彎道)超車。」

「現在大家已經知道,豬是怎麼飛起來的了。」


更多今周刊文章
00713、00878...37歲零存款還負債,她靠「6個躺著理財術」逆轉社畜人生:只花5年2個月,42歲財富自由
台塑、台化、南亞、台塑化...四寶跌破10年線,真正的地板價?達人5原因分析:錢要放在更有效率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