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價屢創高 3利多驅動 長期上漲機率仍大!4大黃金投資管道比一比

加入《Money錢》雜誌官方line@財經資訊不漏接

2024年4月中旬,伊朗向以色列發射飛彈及無人機,使得中東緊張局勢加劇,帶動黃金價格突破歷史新高,那麼後續金價的走勢能夠延續嗎?如果有意投資黃金,又有哪些途徑?

 

今(2024)年4月,黃金價格突破歷史新高,每盎司一度超越2,400美元,一時之間黃金投資相關議題再度受到關注。綜觀這次金價大漲的原因中,近期主要是以色列和伊朗之間的緊張局勢。但是戰爭事件的發展非投資人能掌控與預期,中東戰事稍歇,金價稍見回落,眼見金價已大漲一波,黃金未來可能的走勢又該如何預期呢?本文將分別就短期與中長期的可能發展提供看法。

 

3大利多驅動 金價中長期看漲

短期而言,本文認為再漲空間有限,除非後續爆發嚴重衝突事件,否則短時間內金價繼續大幅走升的機會不大。不過就中長期而言,在3大利多的驅動下,未來黃金的價格仍值得期待。

黃金作為儲備資產和保值工具,一般為美元計價。當利率上升帶動美元走強時,在其他條件不變下,對於其他貨幣國家來說,黃金就相對變貴了,這將導致黃金需求減少,進而影響金價。

相反地,若預期央行在未來開始降息,例如現階段市場預期年底前美國聯準會降息機率高,使得利率下跌及美元走弱時,黃金相對便宜,輔以利率下降,其他如債券等固定收益類資產的需求也會受到影響,再加上進入降息循環後,會有再度引發通膨的疑慮。綜合以上,勢必會提高黃金的吸引力,帶動價格走升。

新冠疫情爆發後美國債務規模大幅擴張,美國前總統川普和現任總統拜登任內(2017至2024年)增加的美債共占全部美債的4成以上,加上2022年之後為抵抗通膨,央行大幅升息,造成美國政府的利息支出直線上升,加重市場對美債償付能力的擔憂,進而加劇對美元的不信任。

因此,一旦海外投資者擔心美國國債的償付能力,可能就會轉向投資其他替代品,或要求美國國債支付更高的利息水平來平衡未來的償付風險,在此情況下,各國央行會逐步提高對黃金的需求、降低美債的配比。

有鑑於近年來美國經濟政策的不穩定,以及經常使用美元作為經濟制裁的武器等因素,許多國家興起去美元化的浪潮,以降低對美元的依賴及減輕美國進行經濟制裁造成的衝擊。而為了提升自身外匯儲備的安全性,全球央行購買黃金的需求大增。

中國人民銀行不但是全世界買最多黃金的央行,中國也是零售黃金購買量最大的國家,且進入2024年第1季後依舊持續購入黃金,給予黃金強力的買盤支撐。

 

以下介紹4種黃金投資管道的特性、風險以及適合什麼人,對黃金有興趣的投資人可多加參考。

 

1. 黃金ETF:國內3檔標的 適合波段操作

在台股掛牌的黃金ETF僅有3檔,分別為黃金期貨型的期元大S&P黃金ETF(00635U)與其槓桿型和反向型的期元大S&P黃金正2(00708L)及期元大S&P黃金反1(00674R)。

其中00635U為台灣最早成立的黃金ETF,追蹤的指數為標普高盛黃金超額回報指數,主要投資於黃金期貨,但00635U與黃金期貨不同的是,槓桿風險較低且可運用零股交易,使投資人僅需花小錢就可以投資。

另外,若是相當看好黃金未來特定期間的價格走勢,可參考00708L;反之,則可考慮00674R。但是本刊提醒投資人,這兩檔ETF不僅投資於黃金期貨,還加上運用槓桿操作,波動性很高,不建議長期持有,也不建議新手操作。

 

2. 黃金期貨:槓桿交易賺賠大 留意轉倉成本

黃金期貨採取保證金交易,只需繳納一定比例的保證金,就可以運用槓桿交易黃金,且無論多空皆可操作,也無管理費等成本。

但相較黃金ETF,黃金期貨的投資門檻高上許多。以全球最大的黃金交易所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為例,寫稿當下(2024年5月14日)金價指數約為2,344.05點(1點價值100美元),等同於一口黃金期貨合約為23萬4,400美元,其需繳納的保證金為11,100美元,對一般人而言負擔較大,且因黃金期貨運用了槓桿交易,在風險控管上也須特別留意。

另一方面,因為期貨在到期後會強制平倉,因此若想長期持有,就須負擔轉倉成本。

 

3. 黃金存摺:進入門檻低 可長期持有

到銀行開立黃金存摺,是持有黃金最簡便的方式。投資人可以隨時到銀行買進黃金存在存摺裡,以存摺紀錄取代實體交易,不用擔心實體黃金保存的問題,加上其以1公克為掛牌買賣單位(2024年5月30日台銀牌告賣出價格為每公克2,405元),投資人只買1公克也行,進入門檻相對低。

除了單筆買進,黃金存摺持有人還可以定期定額、到價買進2種方式來購入黃金。定期定額每次約定扣款金額最低從3,000元到5,000元不等,依各家銀行規定。到價買進意指投資人可以自行設定買進黃金的價格,當黃金存摺牌告價格(銀行賣出價)達到或優於投資人設定的價格時,銀行就會執行交易。

另外,台灣銀行還設有「黃金撲滿」的交易機制,以月初扣款、每日(營業日)買進、月底入帳的方式,達到均攤成本的功效。若投資人設定每月購買1萬元的黃金(最低3,000元起),月初扣款(含手續費)後,台銀就會將該筆資金平均分配於每一營業日分批購入,月底再匯總存入用戶的存摺中。

黃金存摺非屬存款故不計算利息,主要是以低買高賣來獲取利潤,因此只有在金價上漲時能有獲利空間。同時,此種交易方式和外匯一樣會產生買入、賣出的價差(5月30日台銀牌告買入價格每公克2,405元,與賣出價2,436相差31元),一來一往下,很可能會侵蝕獲利,故不太適合頻繁的短線交易,應以長期投資、分散風險的角度來進行買賣。

國際金價飆漲,連帶使得黃金存摺水漲船高,至於現階段適不適合買入,台灣銀行貴金屬部表示,2024年在預期各主要央行將啟動降息及地緣政治風險升高的變數下,仍有利金價持續多頭走勢。因此投資人此刻仍可透過黃金存摺、黃金撲滿分批買入,參與黃金的長線多頭行情。

 

4. 實體黃金:交易成本高 釐清目的再購買

實體黃金買賣已存在市場數千年,早期被用來作為流通貨幣,同時也是財富的象徵,時至今日,黃金多被視為避險、保值的工具。黃金可以被做成條塊、金幣與金飾,而就投資的角度來看,質地純粹的條塊保值效果最佳,後兩者則是工藝價值大於物料本身的價格。

黃金條塊(簡稱金條)的買賣通路包括銀行、銀樓以及當鋪。銀行、銀樓販售的金條品質較有保障,至於當鋪,雖然有可能撿到便宜流當品,但要留心品質及真偽。

買賣方面,銀樓慣用的單位為「錢」及「兩」,另外還有較小的分與厘;而在銀行通路,則亦可見到公克與公斤的報價,1公克相當於0.2666錢,1公斤則相當於1,000公克。

根據5月10日台銀公告(賣出)牌價,100公克金條大約25萬元,1公斤的金條則大約249萬元,與前一年同期的20萬與202萬元相比,增值25%。

金條具交易成本高、流通性低且保存不易的特性,不少長輩、行家或資金大戶購買金條可能為保值、收藏或是資產傳承,真正會用來做短期投資者較少,不過台銀貴金屬部仍看好其未來漲勢,認為有需求的人可以趁金價短期回檔時擇時購入。

 

119.png
119.png

 

(圖:ShutterStock 僅示意 /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請謹慎為上)

本文節錄自《Money錢》2024年6月號

下載「錢雜誌App」隨時隨地掌握財經脈動

◤抗通膨首選 小資煉金術◢
黃金抗漲6折起 一台兩現省萬元
金緻品全館結帳88折 領券再折扣
點睛品計價黃金 保值選這款
純金項鍊999元起 小資族可輕鬆入手
日韓劇女主角最愛 鉑金首飾7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