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孫爆富攻略》東南亞上映頻破紀錄 那首搖籃曲Billkin從小就熟悉

《金孫爆富攻略》用很多細膩材料一路舖出親情淚點,裡面的潮州搖籃曲〈唪金公〉出現時相當逼淚。(Catchplay提供)
《金孫爆富攻略》用很多細膩材料一路舖出親情淚點,裡面的潮州搖籃曲〈唪金公〉出現時相當逼淚。(Catchplay提供)

泰國電影《金孫爆富攻略》台灣將於6月21日上映,該片不只在泰國賣破3億,在馬來西亞及印尼各地上映時都有好成績,也已成新加坡史上賣座最好的泰國電影。電影催淚之外,更讓人見到泰國文化裡的華人脈絡。電影中的阿嬤及由當紅Billkin演出的孫子小安,電影中他們是潮州移民後代,但阿嬤偶爾冒出的潮州話,小安卻完全聽不懂,這樣的情況成為《金孫爆富攻略》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

這樣的一幕,也反映了當代泰國華人的特有現象,在上個世紀戰後冷戰期間,泰國政府大量限縮華人教育與華人出版品之後,當代的泰國華人如果不是特別學,已經不會用中文溝通了。泰國中部有許多潮汕移民後代,在《金孫爆富攻略》上映後,泰國也出現一些討論潮州話的聲音。如泰國教授中文的老師,在看過電影的觀眾之下,在臉書拍攝影片介紹電影裡出現的一些潮州話單詞。

泰國製作《金孫爆富攻略》的GDH的電影公司,在電影上映,在臉裡上以潮州話、泰文的字卡為宣傳素材。(翻攝自GDH臉書粉絲頁)
泰國製作《金孫爆富攻略》的GDH的電影公司,在電影上映,在臉裡上以潮州話、泰文的字卡為宣傳素材。(翻攝自GDH臉書粉絲頁)

古老的潮州搖籃曲〈唪金公〉也在電影當中出現,有畫龍點睛的效果,歌詞中是滿滿對小孩的期待。《金孫爆富攻略》導演Pat是刻意要讓這首歌成為情感的鑰匙,他說搖籃曲聽不聽得懂歌詞無妨,但聽到搖籃曲,人往往會想起小時候照顧自己的那個人。《金孫爆富攻略》的孫子小安,小時候由阿公阿嬤照顧,怕鬼的他,總是在阿公阿嬤之間睡,要阿嬤唱這首搖籃曲哄他睡覺。演出小安的Billkin出身華人家庭,他說泰國潮裔華人對這首歌多半都不陌生,自己也能哼上幾句。

Billkin(左)在宣傳電影受訪時曾透露自己小時候也聽過搖籃曲〈唪金公〉。(翻攝自GDH臉書粉絲頁)
Billkin(左)在宣傳電影受訪時曾透露自己小時候也聽過搖籃曲〈唪金公〉。(翻攝自GDH臉書粉絲頁)

不管是《金孫爆富攻略》,及去年泰國賣破7億的電影《送葬人》,都出現了家人敲亡者棺木的場景。《金孫爆富攻略》是泰國的潮州移民後代脈絡,電影中,生者敲棺跟往生者說明,他們正經過哪裡。而《送葬人》是非曼谷中心視角的泰國東北的喪禮題材,電影有敲棺請往生者吃飯的場面。

敲棺,在華人的喪葬習俗中有不好的意思,多半為白髮人送黑髮人時所用。但在泰國,顯然並非如此。在泰國的敲棺,除了叫往生者來吃飯,當有比丘來誦經時,也需敲棺叫喚往生者來聽經。雖然泰國曾有比丘回應此事,佛教典籍沒有寫到這樣的事。不過已成為泰國喪禮文化中常見的一部分,即使《金孫爆富攻略》是描述華人家庭故事的電影,也融入了敲棺的在地情節。

更多鏡週刊報導
相澤南慶28歲生日親煎蛋餵粉絲 期待與前輩三上悠亞拍電影
ZIPANG OPERA撂豪語吃180顆小籠包 海外首演獻台灣還有驚喜待公開
EXO隊長SUHO藉打拳擊紓壓 回家第一件事:「先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