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中心成功研發 耐蝕高硬不銹鋼零部件 助攻半導體

金屬中心成功研發,解決建築扣件碳鋼容易鏽蝕問題。(記者許正雄翻攝)
金屬中心成功研發,解決建築扣件碳鋼容易鏽蝕問題。(記者許正雄翻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早期建築扣件以碳鋼為主,長時間暴露在外容易鏽蝕,危害建築安全,在經濟部技術處支持下,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研發出「不銹鋼耐蝕暨表面硬化製程技術及系統設備」,運用在耐蝕性佳,且被廣泛使用的沃斯田鐵不銹鋼之建築扣件材料,經處理過後的不銹鋼扣件兼具硬度與耐蝕性。

金屬中心指出,建築扣件碳鋼具高硬度,鑽孔、攻絲、固定、鎖緊一次完成,可大幅節省施工時間,但也有其缺點,目前主要採用碳鋼不銹鋼雙金屬銲接複合扣件來因應,但此類複合扣件除加工程序繁複外,還存在銲接處斷裂,或碳鋼段銹蝕的風險,但已有效解決前述問題。

金屬中心代理執行長林志隆表示,不銹鋼特性是不易生銹,但它的弱勢是硬性不夠,中心運用這台設備將不銹鋼的表面氧化層去除後,再經硬化處理,不僅恢復原本不銹鋼的耐蝕特性還提升硬度,後續也將技術擴散服務更多的業者。

林志隆說,例如禾新國際(不銹鋼防鬆墊圈)、芳成工業(不銹鋼烹飪板)、慶達科技(自攻螺絲)等廠商,持續協助業者打樣試製,促成新產品開發及廠商投資,希望能帶動相關不鏽鋼產業邁向高值化發展。

帆宣科技董事長高新明表示,半導體產業一直是台灣的重要支柱,機台內使用的零部件都是相當精密,講究耐蝕與高硬度,倘若機台鎖固時因零部件硬度低,導致卡死在設備中而增加機台維修的困難度,間接會影響到半導體生產製造與進程。

高新明指出,金屬中心具備這項技術,隨即展開合作,將這些兼具耐蝕∕高硬的不銹鋼零部件,導入美日半導體設備大廠進行測試,也獲得美日微影設備大廠的青睞,現階段協助導入在台製造的系統設備,更看好高雄半導體產業及5GAIoT產業的發展,日前也宣布將進駐亞灣5GAIoT創新園區成立高雄營運處,為政府推動半導體關鍵設備本土化打上一劑強心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