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對13壽險開鍘 20張利變保單停售

金管會再度出手整頓利變型保單,有13家壽險業被罰。
金管會再度出手整頓利變型保單,有13家壽險業被罰。

國內13家壽險業者被金管會開鍘,停賣20張利變型保單,並對12位商品簽署人員記點處分,金管會保險局指出,對13家業者開罰,主要因為業者競相調高利變保單宣告利率,也就是「亂升息」的情況,因此開罰。

被開罰的業者有國泰、富邦、南山、中壽、台壽保、全球、遠雄、宏泰、台銀、元大、台新、友邦及第一金等,富邦、元大有3張保單,國泰、中壽、台灣、南山有2張,其他業者均為1張,全球和台新都已先行下架。

保險局強調,已投保的舊保戶權益不受影響,但不能再銷售或賣新保單,同時也對上述業者的商品簽署人員記點處分。

金管會表示,壽險業者出售利變保單有將同業競爭、市場預期利率趨勢作為宣告利率考量因素、宣告利率公式參數設定未具體等不符法令缺失,因此開罰,保局表示,前年也有7家壽險業者因利變型保單,被記點處分。

保局強調,壽險業宣告利率如未能穩健宣告,或公司投資績效無法滿足所訂宣告利率,將可能導致商品利潤為負,不利接軌IFRS17及國際保險資本標準(ICS)等制度,也將使公司產生虧損,影響財務健全,增加公司營運風險。

金管會也提醒消費者在選擇購買利率變動型保單時,要留意宣告利率並非保證利率,同時若是購買外幣的利變型保單,要留意率風險。

金管會表示,宣告利率雖有高低差異,消費者購買時,不宜僅以宣告利率高低作為唯一考量,利變型保單屬長期契約,若保戶提前解約,保險公司仍會收取解約費用,可能無法拿回全部所繳保費。

金管會強調,每張保單都代表保險公司對於保戶的承諾,也是對保戶的使命及責任。因此保險公司經營,不應為追求短期業績不當調高宣告利率或同一區隔資產調整宣告利率對現售與停售商品調整幅度採取不一致標準,忽略未來長期穩健發展,而應以行穩致遠、永續經營為目標與價值,以回應保戶對保險公司信任與期待。

【點擊看完整全文】

更多鏡週刊報導
【壽險公會搶龍頭】龍頭之爭白熱化 公會出面說話了
上任不到50天 大同總座宣布辭職
金管會核准擔任南山人壽董事長 尹崇堯發表競選壽險公會理事長政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