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歐盟宣布對中國電動車提高關稅 稅率最高48%

2024年4月25日,中國江蘇省連雲港一批準備出口的比亞迪電動車。路透社
2024年4月25日,中國江蘇省連雲港一批準備出口的比亞迪電動車。路透社


《金融時報》與《華爾街日報》報導,歐盟今天(6/12)宣布提高中國電動車關稅,將把目前的10%稅率調升至最高48%。此前德國政府曾警告,此舉可能開啟與中國之間的貿易戰,歐盟恐須付出高昂代價,但歐盟執委會心意已決。

歐盟執委會週三通知各車廠,預計下月開始對中國進口電動車暫時升高關稅,稅率增加幅度在17到38個百分點。歐盟指出,中國電動車受政府補貼,不利於歐洲車廠。

若是加上目前已經徵收的10%汽車進口稅,中國進口的電動車,將在歐盟面臨27%到48%的關稅。中國比亞迪(BYD)與吉利(Geely)兩大電動車廠,遭到加徵的關稅幅度將在17到20個百分點之間。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在上海生產,出口到歐洲的電動車,也將面臨額外的關稅。

會被增收達48%關稅的車廠,是不配合歐盟調查供應鏈補貼狀況的車廠。《華爾街日報》報導,上海汽車集團(SAIC)是將面臨48%稅率的廠商。

由於中國電動車在歐洲銷量激增,法國與西班牙強力倡議提高關稅,預計將為歐盟帶來巨額稅收。據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數據,中國目前是歐盟最大貿易夥伴,2023年出口歐洲的電動車達1000億歐元,市占率達8%,較前一年翻倍。

此前北京當局已宣稱將報復,藉此遊說歐盟成員國反對提高關稅。然而北京已對歐洲電動車課徵15%關稅,高於歐盟目前對中國電動車課徵的10%關稅稅率。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今天表示,這項反補貼調查是「典型的保護主義」。他指責歐方以此爲由,對自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加徵關稅,「違背市場經濟原則和國際貿易規則,損害中歐經貿合作和全球汽車産供鏈的穩定,最終也會損害歐洲自身的利益」。

林劍宣稱,「保護主義沒有前途,開放合作才是正道」,中方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定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憂中國報復 德國、瑞典、匈牙利反對提升關稅

《金融時報》指出,德國、瑞典、匈牙利已表示不贊成加徵關稅,擔心中國報復。歐盟官員表示,柏林當局已向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施壓,要求中止對中國電動車的反補貼調查。范德賴恩正尋求連任主席一職。

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 )近日曾警告稱,「孤立主義與非法的關稅壁壘終將讓所有商品更貴、讓所有人更窮」。但《金融時報》報導引述一名知情人士指出,蕭茲政府的強力遊說「並未奏效」。

不過德國之聲日前報導,若歐盟委員會認定中國電動汽車受到不公平補貼,德國約80%的工業企業都贊成對中國電動車徵收懲罰性關稅,

這次,歐盟執委會把中國電動車關稅稅率增至最高48%,仍將遠低於美國施加的100%稅率。

這項關稅加徵措施將影響比亞迪、上汽等中國電動車品牌,以及在中國製造的美國特斯拉(Tesla),依各車廠受到中國政府補貼的程度而異。

稅率依中國補貼程度而定 歐盟電動車價格恐升高

德國基爾經濟研究所(Kiel Institute)發現,對中國電動車的關稅稅率若增加20個百分點,進口數量將減少四分之一。以2023年歐洲進口50萬輛中國電動車為例,進口量可能減少12.5萬輛,價值約40億美元。

該研究所指出,屆時歐盟境內生產的電動車數量將增加,但出口數量會減少,「對終端消費者而言,價格可能明顯升高」。

歐盟執委會去年10月對中國電動車展開反補貼調查時,負責貿易政策的副主席杜姆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承認,電動車對於推動綠能轉型至關重要,但「競爭必須公平」。

杜姆布羅夫斯基斯的部門取得大量證據,顯示中國車商及其供應商獲得北京當局的補貼性貸款、租稅優惠、廉價土地等優惠措施。

許多歐洲車商反對提高中國電動車關稅,擔心中國反擊,其至禁止進口歐洲車。歐洲品牌電動車2022年在中國的市占率約為6%。

中國吉利汽車是歐盟調查的企業之一,旗下擁有瑞典Volvo汽車。瑞典總理克里斯特森(Ulf Kristersson)與德國總理蕭茲、積極招徠中國車商投資的匈牙利總理奧班(Viktor Orbán)均反對歐盟的加徵關稅措施。他們須累積至少11個成員國支持,才能推翻歐盟執委會的決定。

歐盟將於11月2日表決對中國電動車的確定性關稅措施,若通過,通常會實施5年。

發稿時間:15:26

更新時間:15:53(新增中國外交部回應)

更新時間:18:57(更新最高稅率、比亞迪與吉利可能稅率)

更多太報報導
港人「612」抗議港府強推惡法 警射240發催淚彈成反送中分水嶺
【更新】4美國教師吉林遇刀襲喋血 受害者出面還原真相
台灣同志攝影師南京參展遭拘留 國台辦稱展品為「淫穢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