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業主動端菜搶先機

工商時報【金融理財新聞中心╱專題報導】 金融科技的創新發展,銀行業正面臨橫跨多個系統、平台、軟體及傳統基礎設施的龐雜組合,開放銀行(Open Banking)框架亦在創新變革之列,業者需先作好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治理,進入Open Banking開發才能更順利。 雖然此新構思從國外吹進台灣,包括華南等本國銀行卻恍然大悟,「原來我們早有類似的作法!」,紛紛主動參與倡議,而市占較小的銀行業現在也掌握趨勢,從資安保護建立客戶的信任度,搶戰未來生態系的新立足點。 永豐銀行「Partner APIs」模式與產業界共享金融創新已經多年,旗下釋出逾50支API與中小企業或商家合作發展多元應用,永豐銀行電子金融處處長黃品睿表示,總計逾300家業者的支付或繳費已導入永豐的API,並藉以提供客戶便利服務,以消費支付應用為例,每年串接的金流達新台幣10億元以上,有效提升業者經營效率。 華銀主管也表示,Open Banking 核心的API開放,本身技術並不困難,華銀早在十幾年前就在發展如信用卡或網路購物等API的串接,「但過去沒有制定標準,會造成資料開發與串接的難度」。因此,華銀數位金融團隊今年成立「Open Banking研究小組」,一方面積極參與銀行公會研擬制定標準化API,二則與Fintech Space金融科技創新園區及政大金融科技中心合作,攜手金融創新業者,希望創造全新商業模式。 銀行的API相當多種,包括約定帳戶連結、帳戶認證、條碼付款、跨境代付、自動扣繳等等,以開放方式釋出API,可創造三贏。中信銀和台新銀行均朝和店家連結,如2018年8月中信卡紅利點數兌換API給7-ELEVEN、中華電信等商戶串接。早在2017年11月就跨出大步推動API開放的DBS星展銀行,今年把API方案DBS IDEAL RAPID在台灣落實,對象亦是企業客戶,方便在數位平台上使用即時銀行服務。 花旗銀行由花旗全球API開發者中心授權開發者存取8個使用類別的API,在台灣最確切的案例是與PChome合作,一如台新銀與日本「Buy日貨」網站合作,透過身分認證API,讓台新卡友無需重新註冊帳號就可以在網路商城購物。花旗(台灣)銀行消費金融總事業群負責人賀德俐表示,「這是針對個人客戶資料串接,銀行方面要把隱私權保護作到『最高級』!」。 中華開發金控今年3月初宣布,首創銀行和證券客戶藉由數位橋梁進行雙向數位身分認證,進而申辦銀行、證券金融產品或進行開戶等金融服務。開發金控創新金融處資深副總周郭傑強調,客戶不必擔心個資外洩及網路安全問題,凱基銀行及凱基證券是運用既有數位信用卡及線上開戶基礎,以API串接方式帶入客戶基本資料,並採網銀登入動態密碼或證券軟體憑證機制驗證,完成銀行及證券端的身分確認程序,可控管風險及保護個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