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業對陸曝險年減千億 銀行業衰退740億最多
中國經濟成長力道緩慢,使得台灣金融業對陸曝險持續下探。金管會公布銀行、保險及證券期貨的中國大陸曝險統計,截至今(2024)年6月底續降至1兆206億元,對比去(2023)年同期,大減逾1,000億元。尤以銀行業下降740億元最多,不僅曝險比重創新低、連續13季衰退,也是去年第4季跌破兆元大關後,再探新低。
中國政經情勢不穩,經濟成長力道遲緩,債務及房地產風險也居高不下,加上地緣政治因素,使得台灣金融機構對大陸的授信、投資案,都採取相對謹慎態度。其中,銀行業對中國大陸曝險部位占比超過9成,最受外界關注。根據最新統計,今年6月底本國銀行曝險金額為9,361.61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兆101.58億元,年減7.33%,繼續降溫。
從趨勢變化檢視國銀對中國曝險金額,從2021年第2季底,已經連13季衰退。另外,基於風險考量,金管會特別針對銀行業設有「對中國曝險法定門檻」,依規定,曝險金額占淨值比重不得超過100%,而今年6月底國銀對中國大陸曝險占淨值為20.3%,是2018年第3季至今,連續24季下滑。
保險業方面,截至今年6月底,對陸曝險703億元,占保險業可運用資金比例僅0.21%,比去年同期下跌245億元,年減幅度為25.8%。至於產險業從去年1月以來,已經連18個月對中國「零曝險」。
證券期貨業對中國曝險部位最小,根據統計,截至今年6月底僅142.07億元,較去年同期年降9.67%,特別是考量中國大陸整體經濟及產業發展,券商自營部位財務性投資進行調節,使得曝險年跌13.65億元,降至114.23億元。
至於期貨商部分,對中國大陸曝險金額0.95億元,年衰1.56億元,主因元大期貨中國子公司勝元期信息科技解散清算。投信投顧業對大陸曝險26.89億元,則與2023年同期持平。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