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業淨收益 連6年成長

工商時報【陳碧芬╱台北報導】 金融業獲利大豐收。CRIF中華徵信所發布最新統計指出,台灣100大金融業呈現資產、營收、獲利同步成長,2017年100大金融業營收淨額(指淨收益)提升到7兆1,558億元,連續第六年成長;資產總額則達134兆7,227億元,稅前純益8,176億元也年增7.04%。 CRIF中華徵信所最新公布統計至2017年底的「台灣地區大型企業排名TOP 5000研究」,其中5000大企業的2017年營收及獲利雙雙創新高,營收總額達36兆1,433億元,翻轉過去兩年的衰退,轉為正成長;獲利部分,5000大企業稅後純益年成長15.2%。CRIF中華徵信所分析,應是出口暢旺加上全球金融市場熱絡所致。 CRIF中華徵信所總編輯劉任指出,其中金融業的銀行、證券業都已直接受惠,保險業儘管7成投資國外而造成1,700億元的匯損,也仍然獲利豐厚。 但該所也提醒,台灣企業的成長態樣出現結構變化,其中營收TOP 500大企業的「營收成長」自2015年起,連續三年低於「獲利成長」,「這是一個值得正視的課題」,企業發展畢竟要靠擴張營收,才是增加獲利的根本來源,也是兼顧量與質的正規模式,否則不太可能持久。 CRIF中華徵信建議,大企業應創造新的營運模式,並普遍補強研發與技術,強化人才培育。 劉任也指出,非金融業的台灣頂尖企業營收成長,出現連續三年低於獲利成長,對此抱持「哀矜勿喜」的心情,並希望業者和政府都能正視,企業的營收不增、但獲利增加,情況不太可能持久,即使是走「利基型」產品,最終還是需要攫取更大的市場。 他強調,由於市場並非業者可掌控,全球貿易戰方興未艾,且兩岸形勢更為複雜,導致產業供應鏈重新洗牌,台灣都是嚴重的受害者,因此CRIF中華徵信所建議,業者應回到自身的準備,並在研發創新、人才培育等方面,採取主動,讓淺碟經濟的台灣產業能有深度永續發展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