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車「愛讓世界轉動」計畫 師生創意聚焦全球議題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第13屆「愛讓世界轉動」兒少公益行動徵選計畫今(1)日頒獎,表揚16組優秀團隊及1名績優教師,肯定他們以創意與熱情展現多元繽紛行動,進而改變世界。北市大附小設計性別體驗屋,關懷全球及校園性別不平等;嘉義縣北園國小設置氧氣推車,減緩調適氣候危機;花蓮縣宜昌國小自製繪本,將漁村文化發揚至國際舞台;荒野北五團學生進行跨國孩童交流,致力解決菸蒂問題;還有高中生自組「臺語巢」團隊號召各地學生,投入本土語言及文化保存。

金車文教基金會表示,2011年開辦「愛讓世界轉動 」徵選計畫,鼓勵師生團隊鎖定「全球議題」、「文化理解」、「環境永續」與「在地關懷」4大主題進行公益行動投稿徵選,13年累積超過萬位師生響應。今年65組團隊904位師生提案,一起為全球議題付諸行動;最終選出5組優選、5組佳作、6組特獎團隊及1名績優教師。優選獲頒1萬元獎學金及1萬元教師指導獎金、佳作8千元獎學金、特獎5千元獎學金,績優教師獎3萬元獎金。

5組特優師生團隊各展創意與巧思,行動方案涵蓋多元議題。其中,北市大學附小《兒童權利小隊》團隊觀察到校園不斷出現「性別」刻板印象及歧視言論,全球許多人面臨「童婚」、「月經貧窮」、「月經汙名化」、「數位性暴力」等問題,他們實際走訪調查、創作AI影片、設計校園性別體驗屋,並前進偏鄉學校推廣,以自身力量扭轉性別既定的偏見與認知。

嘉義市北園國小《捕碳小兵》團隊關心全球暖化,在校園舉辦花園茶會,透過發表氣候緊急簡報、演行動劇、減少碳足跡海報,帶大家認識全球環境現況與知識,另也發起換盆計畫,在校門及社區中設置氧氣推車,邀請居民綠化環境,希望從生活中真正落實減碳行動。

花蓮縣宜昌國小《白燈塔守護員》團隊關注海洋議題,最初帶領特教生認識花蓮在地海洋文化,後來擴及社會大眾,以「照片」與「文學」設計實境解謎活動,帶領大家走訪漁村舊址,尋找消失的鳥踏石漁村,用老故事串起漁村文化,並將行動故事帶到印度,向國際分享。

高中生自組團隊《台語巢》為保存臺灣母語文化,成立共學機制,透過地方刊物、社群貼文、本土語言教學影片,恢復孩子對土地的認同感,並與多個單位合作串聯活動,將臺語連結生活及國際議題辦理地方營隊,推廣土語言、保留在地文化。

荒野親子北五團《不落蒂4.0》深耕環境議題,2019年發起「不落蒂」行動,逐步透過熱點踏查、菸蒂桶設置、水溝攔截網,倡議菸蒂不落地理念,今年針對煙蒂議題採訪意見領袖、向總統候選人進行倡議、串聯議題團體,更與韓國、加拿大、美國等國家的孩子線上交流,彼此學習與分享各國煙蒂議題、防治政策及回收方式。

第13屆「愛讓世界轉動」兒少公益行動徵選計畫今(1)日頒獎,表揚優秀團隊以創意熱情展現多元繽紛行動,進而改變世界。(記者黃朝琴攝)

北市大附小設計性別體驗屋,關懷全球及校園性別不平等。(記者黃朝琴攝)

嘉義縣北園國小設置氧氣推車,減緩調適氣候危機。(記者黃朝琴攝)

花蓮縣宜昌國小自製繪本,將漁村文化發揚至國際舞台。(記者黃朝琴攝)

高中生自組「臺語巢」團隊號召各地學生,投入本土語言及文化保存。(記者黃朝琴攝)

「荒野北五團」學生進行跨國孩童交流,致力解決菸蒂問題。(記者黃朝琴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