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鐘獎與走鐘獎得主們齊聚公視 暢談台灣影音創作的公共性

集結多位「金鐘獎」與「走鐘獎」得主,參與一場史無前例「非官方」的國際級論壇!《公視主題之夜SHOW》探討「公共媒體有比YouTube更公共嗎?」議題,本週五(6/30)晚間10點登場。由「百靈果News」凱莉擔任主持、特邀公視董事長胡元輝、走鐘獎創辦人呱吉、瑞士INPUT策展人琵路(Pilu Lydlow)、選入的5支YouTube影片主創,以及各國公共電視從業人員,現場近40位公民來賓,以雙語同步口譯進行相互交流,用不同角度思考「公共性」概念,探究公共媒體承載的公共價值與台灣影音創作的公共性,並分享各自心中對公共電視理想的模樣。

製作單位精選出走鐘獎獲獎或入圍的YouTube創作《呱吉狂想曲#3》、《第九人稱》、《Tough Bobas》、《人類世界陰道的8大秘密》、《最新第一人稱遊戲:訂婚》,並邀請5位金鐘常客觀賞,5支YouTube影片的呈現形式多元,富含社會議題元素。

其中主持人凱莉談論中國議題的作品,帶有「冒犯」性的內容引起熱烈討論。對於YouTuber們大膽又「超直白」的呈現方式,是否適合在公視播出?播出後是否能廣被社會大眾所接受,胡元輝特別說明公視在製播內容上需顧及公視法,也透露公共媒體所承受的壓力,「事實上公共電視播了非常多可能具有爭議性的影片,或是其他內容,關鍵在於是否做好了相當好的準備跟鋪陳。」

呱吉自導自演的疫情題材短片,娛樂性十足的內容讓公視資深紀錄片導演柯金源在觀看時被逗得呵呵笑。呱吉提出「公共性」在YouTube平台與公共電視中的差別在於,「公共電視有一個超巨大的限制,它主要資金來自政府,也受到民意代表跟立法機關的監督」,反之「YouTube平台可以討論很多在公共電視不能討論的問題,但YouTube平台則受到『商業性』影響,最終目的一定要獲利,否則無法養活自己。」

琵路提到瑞士公視面臨公共媒體品牌印象的問題,「當我們看這個影片,問題不是我們可不可以做,而是要如何用適合各個頻道、目標觀眾的方式,來說我們的故事。」

胡元輝則認為,「創意的窗口跟公共媒體之間的關係,其實是互補」,他強調社會大眾的個人觀點有機會平等地展示,是公共性很重要的概念,胡元輝說「當我們跟社會各種可能的創意,包括YouTuber大家連結在一起,相信台灣的這個創作花園會更燦爛。」

究竟公共媒體有比YouTube更公共嗎?呱吉認為,公共電視跟YouTube平台不應是競爭的關係,應為互相幫忙的狀況。「臺灣吧」執行長蕭宇辰提到,YouTuber為維持內容價值,要避免過於商業性的難處,期許公視能開啟更多跟網路影音創作者合作的機會,共同打造台灣的公共媒體環境。

而客家電視台節目部兒少組組長黃鴻儒點出在KOL盛行時代的衝擊下,公視製播的公共價值相關影片,開始比YouTube更不容易被觀眾關注到的現象。曾擔任公視招牌談話節目《有話好說》製作人及主持人多年的陳信聰則直言,公共電視與觀眾距離拉遠的關鍵原因是「公共電視少了一個衝撞的能量」,藉由這次的討論,很期待台灣的公共電視,會有一個敢於衝撞社會的內容出現。

《公視主題之夜SHOW》配合「2023世界公視大展」(INPUT)睽違17年回到台灣舉辦,本集節目特選在活動最後一天錄影,有來自新加坡電視台的INPUT貴賓特於錄影後的受訪表示,「很羨慕台灣可以有這樣的對話機會。」公民來賓們也說「公共媒體最重要的面向是和觀眾互動,在公共領域創造對話的空間。」,認為公共服務、多元性、公信力、責任、社會議題等,在在都是公共媒體能充分展現價值之處。

《公視主題之夜SHOW–公共媒體有比YouTube更公共嗎?》於6月30日晚間十點在公視頻道首播,週六(7/1)上午七點半重播。公視+( https://www.ptsplus.tv ) 則於6月30日晚間十點同步上架,可免費收看,也歡迎到Spotify、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KKBOX、Sound On、Firstory等六大平台上搜尋,即能在節目播出當周收聽最新的Podcast節目音檔。更多詳情與公民招募訊息請至公視主題之夜SHOW臉書粉絲專頁/IG查詢https://www.facebook.com/themenightshow

《公視主題之夜SHOW》探討「公共媒體有比YouTube更公共嗎?」議題,主題論壇邀請公視董事長胡元輝(左起)、瑞士INPUT策展人琵路(Pilu Lydlow)、由「百靈果News」凱莉擔任主持人、走鐘獎創辦人呱吉,共同討論台灣影音創作的公共性。(公視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