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歐亞水獺遭路殺 縣府籲行車小心

金門縣3日與21日接連傳出有保育類的歐亞水獺慘遭路殺意外,專家研判均為車輛撞擊後致死。消息一出引起動保人士高度關注,呼籲民眾行車經各湖庫旁道路要小心慢行,一起守護金門之寶的生命安全。

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指出,第一起路殺案件發生於3日,在環島北路2段水獺遭到機車撞擊後死亡,屬成年雄性個體,因即時通報處理,該例水獺已送交台北市立動物園採集新鮮精子保存,供瀕危水獺族群保存生機。

第二起案例發生於21日晚間,民眾通報金寧鄉寧湖路時發現有一隻歐亞水獺倒臥馬路旁,且已無生命跡象,專家研判亦為車輛撞擊後死亡。該水獺個體經初步檢驗為雌性水獺幼獸,頭尾長約75公分,體重約2.1公斤,後續將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家畜衛生試驗所進一步解剖檢查。

建設處說明,每年9月至隔年3月為金門地區的歐亞水獺活躍高峰期,特別在環島北路3段、太湖周圍路段、瓊安路、瓊徑路、瓊義路、高陽路、金沙水庫及榮湖周邊及雙鯉湖、慈湖周邊都常有水獺活動,民眾行車經過務必小心慢行。

建設處長張瑞心表示,縣府除加強設置水獺友善階梯、生態廊道、導引網、告示牌、車燈反射器及減速線等設施,亦強化遊蕩犬貓捕捉及水芙蓉、布袋蓮清除作業,與在地社區合作共同巡守,維護水獺的生存環境。

對於接連發生水獺路殺憾事,縣府表示將彙集專家學者與地方意見,共同檢討並釐清路殺可能原因,強化機關單位間橫向聯繫,並持續改善水獺棲地環境,避免憾事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