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進軍奧斯卡4】內舉不避親! 把票投給《金門》蔣顯斌解釋了

江松長藉《金門》呈現台灣與中國錯綜複雜的歷史,反思個人在大環境裡自我定位的問題。 (CNEX提供,吳偉國攝影)
江松長藉《金門》呈現台灣與中國錯綜複雜的歷史,反思個人在大環境裡自我定位的問題。 (CNEX提供,吳偉國攝影)

蔣顯斌、江松長和CNEX執行長陳玲珍都是美國影藝學院的會員,一心想把《金門》推向國際,並從114部符合資格的短片中脫穎而出,是台灣首次以有作品入圍最佳紀錄短片項目。

不過,雖然蔣顯斌、江松長都是美國影藝學院的會員,也擔任紀錄片評審委員。但他們卻毋須因以利益迴避為由、導致無法參與本屆投票,反而能把手中一票投給《金門》。

對此蔣顯斌表示,之所以不必迴避,仍有投票權。因為奧斯卡的投票機制與一般影展作業方式不同。「以金馬獎、柏林或威尼斯影展來說,都是屬於小評審制,由少數人閉門投票。但奧斯卡是大評審制,在提名階段的會員數今年有近萬人,因此我們的一票就好比選舉,候選人也可以投給自己,是一樣的道理。」

《金門》導演江松長(中)與監製錢孝貞(右)於奧斯卡入圍午宴當天,與美國影藝學院主席楊燕子(左)合影。(CNEX提供)
《金門》導演江松長(中)與監製錢孝貞(右)於奧斯卡入圍午宴當天,與美國影藝學院主席楊燕子(左)合影。(CNEX提供)

今年有114部短片符合資格,美國影藝學院會指定會員一定數量的看片量,蔣顯斌說明:「每個人至少要完成指定的作品數量,想要多看也可以。且每個人被分到的片單都不一樣,最後選出自己心目中的前15名,不用打分數,影藝學院最後再根據大家的排名選出short lists(短名單)。」

以紀錄片項目來說,每年從入選短名單到入圍獎項,共分兩輪投票機制,先由紀錄片分支約6、7百個會員投票產生,選出前15強後,再從中提名5部。到了決勝負的階段,各分支會員便不分領域和項目都可以跨類別投票,例如紀錄片分支的會員也可以去投劇情片,反之亦然。《金門》便經歷上述重重關卡後脫穎而出,入圍本屆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項目,是台灣首次。

更多鏡週刊報導
【金門進軍奧斯卡5】「紀錄片竟這麼好看」 他說台灣故事也能吸引國際觀眾
【金門進軍奧斯卡1】 台灣紀錄片首度入圍奧斯卡 《金門》把在地故事推向國際
【金門進軍奧斯卡2】 地緣政治太敏感 受訪者反悔入鏡他說「可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