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 蔡遠進承父業 讓戲偶嗨跳科目三

「金門傀儡戲劇團」團長蔡遠進(見圖)承繼父業,持續精進操偶技巧。(于家麒攝)
「金門傀儡戲劇團」團長蔡遠進(見圖)承繼父業,持續精進操偶技巧。(于家麒攝)

「金門傀儡戲劇團」是目前金門縣唯一的傀儡劇團,前身「金西堡傀儡戲劇團」為金門文化獎得主蔡甲庚於1988年所創,其子蔡遠進承繼父業更為現名後傳承發揚,雖曾創作〈風師爺傳奇〉、〈小沙彌下山〉等多齣傀儡新劇,但蔡遠進仍感所學不足,日前拜泉州著名提線木偶表演藝術家林文榮為師,持續精進操偶技巧,最新的表演還讓戲偶跳起火熱的「科目三」,並與台下小朋友一同尬舞,逗得全場樂開懷。

據了解,傀儡戲在閩南語稱為「踏棚」,因每棚戲演出前的請神與戲後的辭神,必須請「田都元帥」進行「踏棚」儀式,可驅邪制煞。而金門傀儡戲班傳承脈絡則是透過口述傳授,並無紙本流傳,且父傳子繼。

蔡遠進說,他從小雖在父親耳濡目染下接觸傀儡戲,但並未認真學習;國中畢業後赴台就讀兵工學校從軍,請調回金門後,見父親年事漸高才決心好好學習,利用軍餘聽錄音帶學習,有機會便跟著父親練習操偶及宮廟科儀的展演,直到快30歲時才真正接手劇團事務。

退伍後的蔡遠進以開遊覽車為主業,雖利用餘暇練習操偶技巧,但他仍深感所學不足,因緣際會下赴泉州拜師林文榮學藝。師傅一度質疑他的年紀過大、手指無法靈活自如地操作木偶,但他展現高度意志力,從基本功學起。

他說,以前只是從事廟會的科儀性展演,懸絲傀儡最重要在於線功和技巧;如今跟著師傅從頭學習,進一步體會傀儡戲是門高深技藝,而且學無止境,到現在還在學,最近還學會讓戲偶跳起網路流行的「科目三」,讓年輕一輩對傳統的魁儡戲徹底改觀。

金門縣唯一的傀儡劇團,蔡遠進雖也有子傳承,但他擔心表演舞台的不足最終仍將扼殺了年輕人投入文化創作的夢,希望相關機關正視,才能號召更多種子願意接下技藝傳承的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