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中國產能過剩 葉倫盼七國集團築起「反對之牆」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今天(23日)表示,她希望市場驅動(market-driven)的國家就中國由國家驅動(state-driven)的產業政策,對中國築起一道「反對之牆」(wall of opposition)。這是她在本週舉行的七大工業國集團(G7)財政部長會議上推動的一個重要問題。

葉倫也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她正在尋求七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就一項計劃的「概念達成整體協議」。該計劃將被凍結的大約3,000億美元俄羅斯資產所孳生的利息收益,做為提供烏克蘭在2025年之後的重要財政支持。

預計這兩個主題將成為24日和25日在義大利北部舉行的G7財政部長和央行行長會議的討論重點。

葉倫表示,七國集團先進工業民主國家以外的許多國家,包括墨西哥、印度和南非,都對中國在電動車、太陽能產品、半導體、鋼鐵和其他戰略產業的過度投資表達關切。

葉倫表示,如果中國政策沒有改變,包括從增加產量轉向提振國內需求,市場驅動的經濟體將面臨來自中國的大量廉價出口產品,這將威脅其製造商的生存能力。

葉倫說,她並不是要求各國效法美國調高關稅,或密切協調其貿易政策回應。

葉倫說:「但是我們需要站在一起,向中國發出一致的信息。」「所以他們明白,不僅僅是一個國家有這種感覺,並且他們所追求的戰略也面臨著一堵反對之牆。」

她表示,七國集團官員將討論他們向北京提出的回應和擔憂。

葉倫呼籲七國集團在中國問題上團結一致。在此之前,拜登政府宣布對中國電動車、電池、太陽能板和其他產品徵收高額新關稅,以保護美國在國內為發展這些產業的投資。對中國課徵的高額關稅中,一些關稅將於8月1日開始實施。

葉倫本週呼籲美國和歐洲以「戰略和聯合方式」,應對中國在電動車、太陽能產品、半導體、鋼鐵和其他關鍵產業的過度投資,以維持大西洋兩岸製造商的生存能力。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G7財長會議24日義大利登場 聚焦俄資產與中國議題
美國對中國加徵關稅 對台灣產業的可能影響與啟示
分析:中國打壓外商補貼本土 釀產能過剩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