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助中風復健 臨床證實有效

記者翁順利/台南報導
中醫界以針灸參與腦中風復建治療由來已久,台南市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長期追蹤常用的 10個穴位,再根據臨床實況,判定 3個穴位最有功效,依序是合谷、太衝、後谿,民眾經常自我按摩也有保健效果。
36歲王姓女子昏迷指數 10分、 70歲李姓男子昏迷指數 13分,都無法說話及右側肢體癱軟無力,須靠鼻胃管進食,奇美中醫部以主要穴位針灸治療每週 3次,調養半年,生活已可自理,這項成果最近獲「中華針灸醫學會雜誌」採納。
奇美中醫部主治醫師任東輝說,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針灸治療主要是透過改善損傷部位的血流循環、降低局部的血液濃稠度,使得局部區域的血流量及血氧飽和度增加,有利於局部組織的血氧和營養供應,促進受損神經細胞生長。
奇美早已實施中西醫合作治療腦中風,統計研究 1年臨床成效,發現 99名病人,搭配中醫針灸治療後,昏迷指數顯著減輕,睜眼、說話、運動反應分數都有增加。
巴氏量表總分方面,治療前平均 10.81分,治療後平均 19.39分, NIHSS(運動機能量表)的右上肢、右下肢、左上肢及左下肢的最佳運動功能,針刺治療前後比較具統計上顯著進步。
10處穴位使用總頻次為 1133次,使用頻次前三名的穴位,依序是合谷(手掌虎口) 76次、太衝(腳掌二趾後) 66次及後谿(握拳手尖處) 62次。
任東輝強調,過去須腦中風病情完全穩定才進行中醫治療,已是發病 2、 3個星期後,現在強調早期介入和治療,研究論文發現每週 3天,每天 1次針刺治療對腦出血病人確有療效,可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意識狀態及肢體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