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髮族練起來 預防肌少症 減緩肺阻塞

第7屆台灣醫療科技展中,新光醫院2日辦理健康達人講座,由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林鎮均主講「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肌少症的關係」。(張鎧乙攝)
第7屆台灣醫療科技展中,新光醫院2日辦理健康達人講座,由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林鎮均主講「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肌少症的關係」。(張鎧乙攝)

2023台灣醫療科技展在南港展覽館登場,本報和新光醫院共同舉辦「健康達人講座」,2日邀請新光醫院胸腔內科醫師林鎮均主講「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肌少症的關係」、新光醫院健康管理部醫療副主任柳朋馳主講「預防醫學於健檢的進階展望」、昕新智慧診所醫師江建昌分享「21世紀合適的健檢項目和AI內視鏡的功效」。

肌少症和肺阻塞(COPD)都是中年以後常見疾病。60歲後肌肉流失速度遽增,容易引發肌少症,而肺阻塞好發於有吸菸習慣、長期暴露於環境有害物質的人,且罹患率隨年齡增加,居國人十大死因第六位。

林鎮均指出,肌少症、肺阻塞會形成惡性循環。由於肺阻塞患者呼吸較費力,消耗熱量是正常人的10倍以上,但呼吸困難會導致食慾下降,沒有好好補足營養,肌肉更加萎縮無力,進而加重肺阻塞病情,增加住院和死亡風險。

林鎮均建議,每周2次游泳、快走、跳舞、騎腳踏車或飛輪,或是每周5次彈力帶、起立坐下等居家運動,有助於訓練肌肉,預防肌少症。他也提供肺阻塞自我檢測方式,如1分鐘內爬樓梯低於30階,屬於高風險族群,應立即就醫檢查。

隨著醫療科技進步,預防醫學也講求精準。柳朋馳提醒,健檢和看病目的不同,在身體穩定的狀態下可以安排健檢,幫助提前發現疾病,花的每一分錢要當作投資,並選擇投資報酬率較高的項目,需考量這項檢查的敏感性、特異性和預測性,評估其經濟效益。

癌症是國人十大死因第一位,有些人會選擇抽血檢驗癌症指數,但柳朋馳提醒,癌症指數不是專一性的指標,例如CEA指數偏高,可能反映出乳癌、卵巢癌、大腸癌、肺癌等,也可能只是發炎感染造成,需搭配考量家族史、個人疾病史等因素,由醫師安排進一步檢查。

肺癌、肝癌、大腸癌名列癌症死亡前三位。江建昌指出,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可揪出胸部X光看不到的早期肺癌;早期肝癌篩檢(GALAD Score)是透過各項數據估算肝癌風險,搭配胎兒蛋白檢驗、腹部超音波和電腦斷層,有助於及早診斷肝癌;如果糞便潛血篩檢陽性,務必進一步接受大腸鏡篩檢,可降低5成死亡風險。